[商業週刊]竹建築 風潮再起:以竹為鋼骨造房,現身校園、餐廳
問起台灣人面對竹建築的疑慮,甘銘源睜著大眼也還在尋找答案的說:「唯有透過設計,才能翻轉台灣竹建築命運。」竹子平均四年即可成建材,在面對未來極端氣候時,常民居住的竹構建築的確能提供多一種永續且具文化性的選擇。如何讓習慣快速經濟的台灣人重拾對竹建築的信任,是目前台灣建築環境的重要課題之一。
節錄自:商業周刊 第1686期
[上下游副刊]本於自然,甘銘源以竹木營造和諧建築
「木構房子的錢就花在建築本體上面,一次就整合完畢,不太需要裝修,裡面就很舒服。」中年的圓熟溫柔與寬厚貼心,點點滴滴反映在甘銘源與李綠枝主持的大藏作品中,首重讓人自在置身其間,不再只著重外觀的炫技。
節錄自:上下游副刊[建築師雜誌]池上車站
池上米鄉穀倉意象呈現,虛實空間反應在外觀立面:池上米遠近馳名,象徵米與富足的穀倉成為池上最具代表性的產業設施之一,在設計中我們將具有歷史感產業設施的穀倉轉化、形成車站意象,藉以凝聚地方認同感,營造出池上特有的地域風貌。在這個穀倉意象的量體裡,有開放的車站大廳、和密閉機房旁的廊道,玻璃與木飾板牆虛實交互反應在外觀立面上。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5月號,Vol.570
[建築師雜誌]台東車站
台東車站位於卑南遺址範圍內,背後襯托著卑南山山脈,車站與其面前之虎頭山及站前廣場街道形成一軸線,既有台東車站缺乏屬於區域車站地方特色展現,與在地風景無法產生對話。再者,台東車站尖峰時期旅運量很大,既有車站直接與車道相鄰,造成旅客無可駐留空間,人車共用,無法提供舒適搭乘環境;且車站與卑南文化公園之聯繫,指引道路方向較弱,到訪的旅客無法感知台東車站與卑南文化園區之關連性。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5月號,Vol.570
[建築師雜誌]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
華德福教育將人的心靈視為具有「意志」「感受」及「思考」三面向之整體,而「學校」亦可視為完整之有機體。2015年夏天,走進大地先前的校舍,感受到創辦人和教師群保護孩子身心靈的用心,簡樸到有點克難的校舍,不吹冷氣,僅靠著老師和家長一點一滴打造的教育環境,背後有著鍛鍊孩子意志力、和身體的用心。創辦人和家長們在艱難中籌募建校基金,也讓我們更加謹慎面對校園規劃設計。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1月號,Vol.517
竹夢螺陽小型竹構造集會空間設計成果展與竹建築工作營
由螺陽文教基金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蘇明修老師及大藏建築師事務所甘銘源建築師合作,於11月29日-12月28日於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辦理「竹夢螺陽」小型竹構造集會空間設計成果展。
節錄及改編自: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 展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