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銘源建築師自述~傑出建築師獲獎心得

──最好的作品就是成為常民喜愛的生活場域,不必記得建築師的名字

 

求學到出社會,選擇生活方式也選擇工作態度

1990 年我從中原大學畢業,選擇到宜蘭在象集團工作,當時一方面驚豔象集團把台灣農村風貌展現在公共空間,一方面也嚮往住在鄉村、就在居住的地方工作。
當時乃至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選擇到都市工作,宜蘭反而吸引一些青年回流農村,為了友善的環境、或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這群人算是近年談社區營造、地 方創生的先驅吧。

對於明晰的構造設計的追求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綠枝來到宜蘭開業,1996 年開始參與花蓮西寶國小的規劃, 1997 年我離開象集團,協助綠枝執行西寶國小的設計,有一個強烈的動機:在這個清淨的山林的建築應該是輕巧的吧!飛揚的屋頂在我心中奔騰(綠枝說那是 在山林間跳舞的精靈),我們就這樣開始鋼木構的設計,這是在象集團 對於明晰的構造設計的追求對於明晰的構造設計的追求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綠枝來到宜蘭開業,1996 年開始參與花蓮西寶國小的規劃, 1997 年我離開象集團,協助綠枝執行西寶國小的設計,有一個強烈的動機:在這個清淨的山林的建築應該是輕巧的吧!飛揚的屋頂在我心中奔騰(綠枝說那是 在山林間跳舞的精靈),我們就這樣開始鋼木構的設計,這是在象集團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綠枝來到宜蘭開業,1996 年開始參與花蓮西寶國小的規劃, 1997 年我離開象集團,協助綠枝執行西寶國小的設計,有一個強烈的動機:在這個清淨的山林的建築應該是輕巧的吧!飛揚的屋頂在我心中奔騰(綠枝說那是在山林間跳舞的精靈),我們就這樣開始鋼木構的設計,這是在象集團沒有的經 驗,我們只好惡補抄書。話說當年有同事建議使用 archicad,這種不是方方正正 的建築不知道怎麼畫立面圖,直接做 3D 好了,使用 archicad 逼得我們要把構造 搞清楚(原來這也是 BIM 的前身),也愛上了明晰的構造,清清楚楚的結構和材料,不想要有多餘的裝飾;後來施工時看到預拌混凝土車要開一兩個小時以上才到工地、工程車對國家公園似乎有不可承擔之重,就想應該再用更少的混凝土才好。日後我們持續致力為建築減重,能少蓋就不要多蓋,能用輕構造就不要用重 構造,乃至於使用在地的竹材,後來才知道這是綠建築的 CO2減量。

持續耕耘城鄉環境,關注公共建築議題

話說我和綠枝大學都是登山社社員,都熱愛自然,也希望孩子在鄉村成長,在宜蘭居住及工作將近二十年;2008 年,因為信仰與孩子教育的緣故,我們搬遷到雲林,也是農業大縣。從宜蘭到雲林,我們持續關注的不只是點狀的建築,也關注街道、舊鐵道、河流等線狀的環境營造;我們參與文化資產的修復再利用,也喜愛新舊空間結合的設計執行(如車站建築改造,大多是要保留部分原有空間加以整合)。這樣長期的耕耘,期許自己能修補土地紋理,建立人與自然和諧關係;也能為城鄉聚落建構公共性空間及其場所精神,促進人和人的和諧關係。

在花蓮西寶國小,使用鋼、木構,加上輕巧的屋面構成一個連續的教室空間,創造幾何設計,使屋頂的造型與山脈的天際線相扣合。考慮山區溫度較低,不同於一般學校設置通透的迴廊,選擇廊道內部化連接室內空間,可以說氣候決定型態。1999 年九二一地震,各地專業者因使命感紛紛投入災區,我們也因而參與埔里育英國小校園重建工程,同樣使用了鋼、木混合材料,且保留校園植栽,創造出大量半戶外空間,將樹圍塑其中,讓師生喜歡這樣的校園的環境。跑過花蓮、埔里,而後才認識宜蘭慈心張純淑校長,我們找到心心念念關注孩童發展的教育者,開始我們與華德福教育的因緣。2006 年,我們參與了慈心校園擴建的學生活動中心以及周邊教室規劃設計,學校建築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建築類型,希望能夠創造孩子成長的環境。這些經歷促使我思考,建築專業者除了提供硬體外,還有沒有辦法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當時我們事務所在宜蘭市,生活圈就在宜蘭市區,宜蘭文化中心、和宜蘭大學是市區最大的綠地,文化中心的開放空間早就是市民運動、甚至擺攤的市集空間,宜蘭大學則是四面圍牆,2006 年宜蘭縣政府委託我們做宜蘭文化中心周邊人行環境改善規劃設計,我們整合文化中心與周邊校園開放空間(宜蘭大學的圍牆因此拆下其中長向的一面),成為行人優先的生活廊道。同一年宜蘭大學委託我們做綜合教學大樓設計,這是進校門第一棟建築,我們看待它不只是大學裡的一棟校舍,而是從宜蘭農校升格至彼時重新連結歷史脈絡、也是串連校園開放予市民共享的樞紐,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說,我們參與宜蘭大學開啟社會責任的關鍵時刻。

我們也鍾情車站設計,2011 年起設計花東線鐵路車站,我們觀顧車站的城鄉角色、居民生活記憶,用新舊結合的手法細密處理,以期車站改造工程可以無縫接軌舊車站邁向新時代。我們觀察池上鄉的命運是花東延線最燦爛的,觀光發展的很好,但沒有犧牲環境生態、或為迎合旅客而庸俗化,池上人很有自信心、向心力,以優良的農產品、豐沛的環境資源而驕傲,現在他們也因為池上車站而驕傲,有一座沉穩而有深意的車站,明亮的車站和居民生活緊密相連,廣場和候車大廳像是居民的集會場所,嶄新的車站竟然有一種古老、似曾相識的感覺。站前的老 街也活絡起來,懂得保留老房子的品味,後山的子民也將走在世界的前端。2018年在台東車站完工之際,台東友人捎來的訊息:「國中同學會群組正在介紹、讚美歡喜這個家鄉新樣貌的火車站,感謝你們的堅持,讓旅客津津樂道、自豪家鄉的美貌!」贏得台東在地人的喜愛,成為遊子心目中家鄉的精神地標,應該是八 年抗戰最欣喜的成果。

平實雋永的建築之路

身為一個設計人,流著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血液,想做出個令人驚艷的作品;但也有另一個力量牽引著我們,那是看到經過時間沈澱下來的雋永的建築,不論是文化殿堂、或鄉野民居,有著共同的親切感,這就是在地文化,這樣的力量約制我們外展的慾望,能修舊的就修舊的,能少蓋就不要多蓋,新的建築也盡量融合在既有環境中讓人們感到親近熟悉。想要創新的慾望,以及尋覓親近熟悉感的 想望,交織著我們從事建築專業工作的動能。

因多年深度參與地方環境改造的過程,我們慢慢培養出寧靜的心情,感受到建築存在這個環境當中,需要細膩地考慮與周邊環境的關係,才有助於人們可以賴以為庇護所,成為一個凝聚人的場所。我們以營造自家庭園的心情,儉樸且恰如其分地扮演畫龍點眼的角色,如宜蘭的水岸空間改造、宜蘭南門林園的歷史建築修復、花蓮松園別館的歷史空間環境的活用,不著痕跡地改造環境,好像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而我們的作品最好就是成為常民喜愛的生活場域,不必記得建築師的名字。

探索建築材料與構造工法,重建符順風土氣候的構築美學

如前所述,我們喜愛明晰的構造設計,是喜愛輕巧的建築飛揚於大地,也是基於少用混凝土的環境觀,我們喜愛自然材料。羅東過去是台灣四大木材市場之一,有很好的木材產業基礎,在宜蘭時期,我們很自然選擇木材作為主要表現的材料。而後搬到雲林,開始思考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在了解台灣木材自給率很低的情況下,嘗試以「竹」作為我們主要的設計元素。台灣每年約有2.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出,一直被視為高耗能、高汙染的建築業更是箇中翹楚,而木竹等林產品是固碳、低耗能的建材。目前國內木材自給率不到0.5%,一年使用約600萬立方公尺木材大多仰賴進口;且進口木材有非法砍伐、犧牲其他國家環境等疑慮,無法安心使用,選擇在地材料刻不容緩,為了提高國內木材自給率,我們認為臺灣盛產的竹子可善加利用。

為了讓竹材重新回到我們生活當中,我們這幾年努力在探索竹材耐候、及接頭工 法的問題,讓使用者有信心願意使用這樣的材料。2011 年起我們規劃設計雲林農博生態園區,區內建築我們多運用雲林在地的孟宗竹作為主要結構材料,入口 棚架結合鋼材形成桁架結構系統,跨距達 14 公尺。透過中央高挑的透明屋頂, 天空清晰可見,將形成具張力的入口空間意象。

微笑餐廳的設計意象是以傘的概念作發想,利用竹材可彎曲及承受較高的張力特性,以孟宗竹材上下兩層斜向交疊,形成編織交錯的屋架結構;在垂直支撐部分, 透過18根竹柱互相組合以後,撐起一片天,環狀柱內圈同時也能形成室內自然 採光及通風的天井空間。

2016年,接到大地華德福創辦人許姿妙醫師的邀請,設計大地學校的新校舍,許醫師對於學校的想像是希望創造一個平實的自然建築。為了控制造價,我們建議考慮竹材,許醫師欣然接受,嘗試採用竹子和混凝土互相搭配。校園中間一座大空間的開放式竹棚架,可因應不同的活動使用,例如是園遊會、集會、或是工藝 課程等使用,校方反映這個多功能教室是目前學校最受歡迎的空間。

我們探索材料與構造,進一步發現建築材料與構造工法是地域風格的重要成因,然因工業化的發展讓近代的城鄉環境大幅改變,台灣從南到北無差別的水泥叢林讓許多人認不出故鄉的面貌,台灣累積數百年的聚落風景消失無蹤;我們對於構造形式的探索是想要呼應在地風土,建築設計者要能覺察環境和氣候,期許我們的努力可以帶動符順風土氣候的構築美學的風氣,為沉澱累積台灣建築文化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