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土地的行動〜2015臺灣建築獎得獎感言

1995年我們選擇在宜蘭開業,宜蘭縣政府早年開風氣之先,重視公共建築,在設計階段、在工程階段,對於公共建設品質提升不遺餘力,已經形塑較優質的執業環境;2008年我們從宜蘭搬遷到雲林,這是一個相對草莽的環境,公部門執行的機制、以及對於所謂好品質的標準,都是百廢待舉,但也相對地給了更寬廣的空間。

當時的蘇縣長的確想要在雲林的公共建設上有所建樹,而且是在摸索的階段;反觀好山好水的宜蘭,美麗的公共建設已是錦上添花,在宜蘭執業十餘年,我們被賦予的責任通常是畫龍點睛地蓋個令人驚豔的建築,怎麼樣展現地方特色?怎麼樣把運用紅磚、木材等自然材料?怎麼樣運用景觀和基地環境無縫接軌?我們專注的大概是在這些面向。來到雲林,可以說是窮山惡水的環境,讓我們思考到應該面對更基本的大環境的課題,談生產、生活、生態的永續農業,水資源缺乏、土壤劣化,建築構造方式和都市無異、無從思考建築資源的永續性。

我們在雲林農博提出水資源、生態林相、低碳建築的議題:

  1. 以自然淨化方式再生水資源,引進生活汙水、及農業回歸水,設計地形控制流速、配置適當植栽吸收有機質,讓水流滯在基地、涵養地下水。當水域工程完成看到溼地的水質淨化和生態環境形塑的成效,讓大家有信心,希望可以提供缺水地區(尤其是地層下陷地區)的水資源再利用的思考。
  2. 農博基地在十幾年前是台糖的甘蔗田,後來國防部圍起來休耕了十幾年,十幾年自然演替出了許多植物,其中最強勢的樹種是樟樹跟苦楝,也就是最適合台灣這塊土地的植物。我們在農博基地,保留那些現地上長出的台灣原生樹,又因為挖水域、造小丘,讓它們變成像是身處在一個沼澤裡,可說是重現了還沒被漢人整地成農田前的地景。
  3. 既然我們在環境面相從這麼基礎的角度去面對,在建築構造上,我們也思考永續的資源運用。台灣常用的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石化材料其實是有限、將耗盡的,且在其生命週期結束時難以回收。林木資源若有效培植、管理,是有機會永續利用的;而竹子更有生長快速、就地取材的特性,有機會成為永續環境的一項重要資源。我們在雲林農博的嘗試,只是開啟一扇窗,希望後續能在台灣的建築產業上有更長足的發展。

感謝雲林這裡純樸的人們,感謝蘇縣長,在這一片現代工業發展步伐下受傷的土地,讓我們有機會嘗試療癒土地,滋養眾生。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李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