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線車站改造經驗分享

回首漫漫來時路

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自2011年初啟動,分為A,B,C三項,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常式建築師事務所、和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聯合設計的花東鐵路C項位處花蓮縣南端與台東縣九個車站。經過漫長的設計與工程階段,大藏設計的五站如今終於完成四站,從北到南是池上車站、關山車站、鹿野車站、山里車站,去年2017年中池上車站完成都要落淚了;進入第八個年頭,最大的台東車站正在完工驗收中。

2008年我們從宜蘭搬遷到雲林,當時我們設計的宜蘭線冬山車站才完工,從設計到完工歷經五年多,和龐大的公部門機器打交道還心有餘悸;2010年,中興工程邀我們參加A項評選,是想當時和花蓮還有西寶國小、松園別館的因緣去參加,沒有獲選;中興工程再邀我們參加C標評選,真不知道是怎麼忘了車站工程執行的痛苦,又一頭栽進去,五個車站發包過十標(含電梯、電扶梯也拆出一標),包括期間池上車站、台東車站廠商倒閉、重新發包,從四十出頭的建築師,再回首已過半百、加上全部換過一輪的監造團隊。

珍愛的台灣邊陲子民

台東古稱崇文,在清代設台東直隸州,光復後設台東縣,早年有「後山」之稱。台東車站原名卑南站,此時西幹線列車可通行至台東站(台東舊站)。直到1992年南迴線(枋寮-台東新)正式營運通車,卑南站改名為台東新站。受限於台東舊站腹地狹小,於2001年,台東站至台東新站間路線裁撤,台東新站正式改名為台東車站至今。

花東鐵路C項沿線車站皆屬於近期新改建車站,使用機能尚符合現今車站運輸需求,但仍缺乏屬於區域車站地方特色展現,與在地風景無法產生對話。我們試圖以柔化融合的手法,加入觀光驛站所需服務機能,並運用在地文化元素使車站與地方風景、文化脈絡產生對話,展開了八年的車站改造旅程。

台東,台灣神祕的後山,不論是從台北宜蘭出發,或是從中南部出發,繞了半個台灣,來到遺世獨立的台東,有一種不知今夕是何夕的飄泊感。2011年,大藏從宜蘭搬遷到雲林兩年多,此後每每繞南迴到台東,從邊陲到邊陲,分外惺惺相惜珍愛風土民情的地方人士,當設計啟動之後,大藏還特別駐地三個月作設計,密切和在地鄉親互動,希望設計出地方認同、更貼切符合在地發展的驛站。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髪。這樣把現代交通設施當作地方生活館來設計,注定工程期間的悲苦命運,車站營運中施工、介面本來就複雜,大部分都以簡單的設計、有效率的工程技術來處理;我們觀顧原有車站的城鄉角色、居民生活記憶,用新舊結合的手法細密處理,以期車站改造工程可以無縫接軌舊車站邁向新時代,這段路走來確實漫長。

花東鐵路沿線可以強烈感受原始自然的地景地貌,都蘭山作為卑南文化重要的精神指標,在時間洗禮之下引導出多元而豐富的人文面貌;經過好山好水的稻香與鐵馬悠活的所在,看到秀姑巒溪蜿蜒在平原地景之中,石頭壘壘的地景層次,山巒時遠時近,時節到了還有一山又一山的金針花,伸手便可擁抱最真切的後山風景。

我們希望透過輕量的設計介入,用心汲取各車站的風情與特色,將之融入必要的硬體設施改造行動之中,並以永續建築的觀念探尋建築的物理環境,提供完備的站務設施並與在地生活結合,讓「搭火車東遊」成為最愜意的旅行模式。

完工後記
水到渠成的池上車站

池上車站是我們在設計階段駐地三個月期間,與各站周邊地方居民互動最密切的車站設計,當地居民的凝聚力最強,意見也最多。池上車站原上位計畫已預定北移,易地興建新車站的計畫已經深植人心,我們建議維持在原位置,得以和原有市街軸線緊密連結,這是一條較難行的路,設計條件與各種介面都複雜,一般民眾也會覺得換個較大腹地才有發展性;但我們深知新建建築容易、城鄉發展脈絡重建難。我們苦口婆心勸說,關照車站與市街空間的各個介面細節,做了不計其數的圖、模型、簡報,終於得到地方人士的支持,改變整個車站北移的計畫。

得到居民的認同,設計者的命運並未好轉,工程發包後廠商倒閉,監造工務所還得去顧工地、小包領不到錢來鬧也得去處理,結算前工程、準備重新發包;第二次發包工程進行仍是坎坷,天天上演各種折衝尊俎的戲碼。

車站建築終於完工了,有幾位台東的朋友寫簡訊向我們致謝,說感謝我們把台東的車站變得這麼美。質樸的車站安靜屹立著,這是搏鬥來的,明亮的車站和居民生活緊密相連,廣場和候車大廳像是居民的集會場所;嶄新的車站竟然有一種古老、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熟悉的形式?是親切的材料?是我們曾經駐地和居民搏感情換來的?是監造工務所悲苦的堅守岡位換來的?

我們觀察池上鄉的命運是花東沿線最燦爛的,觀光發展的很好,但沒有犧牲環境生態、或為迎合旅客而庸俗化,我們感覺池上人很有自信心、很有向心力,以優良的農產品、豐沛的環境資源而驕傲,現在他們也因為池上車站而驕傲,有一座沉穩而有深意的車站,站前的老街也活絡起來,懂得保留老房子的品味,懂得珍惜老朋友的質樸,後山的子民也將走在世界的前端。

在浪漫與專業技術中拉拔的台東車站

台東車站是我們五個車站中命運最坎坷之一者,工程規模相對較大、較複雜,也是最後完工的。今2018年邁入第八年,春天大抵完成,我們勘察車站全區,雖然工程還有諸多小缺失,佇立在站前半戶外大廳下,平日偌大的車站沒有多少人,涼風吹來還蠻舒適,傍晚華燈初上,棚架的主構架、次構架顯得分外鮮明,監造團隊和施工團隊顯得很開心,可能接近完工、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而站在設計者的角度,有一種堅持到最後、感覺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欣喜!

台東車站的旅運假日尖峰和平日離峰天差地別,既有車站直接與車道相鄰,非常窘迫,旅客無可駐留空間,人車共用;我們在設計過程向台東縣政府溝通,將車道向外移,從車站延伸出一片廣場,並將這一片廣場改造為站前大廳,我們採用大型半戶外空間的形式來設計站前大廳,尖峰時段可以有效集散吞吐人潮,離峰時期在通透的半戶外空間下、不會讓人有室內空間大而無當的感覺,綠意盎然的花圃,和棚架下陰涼、涼風徐徐的快意,像是有綠蔭的廣場展現城市魅力,而且避免陷入大型室內空間需要大量空調的窘況。

但是採用乾式施工的半戶外空間,所有的構件無所遁形、必須清晰的呈現,雙向曲線的屋面也考驗材料工法的極限,鋼構廠商、和屋面廠商介面考量不周的問題如實呈現在工地,我們只能一一面對;屋面簷口的收邊的到位與否決定整體構架的細緻程度、與耐候程度,同時也受到半戶外棚架所面臨的風昇力的考驗,沒有收拾妥善的簷口提前受到颱風的查驗,小缺失如骨牌效應一一顯露,提醒我們一一解決。再者,車站有複雜的機電設配,加上棚架本身的照明設備管線,需要建築與機電的介面整合,怎麼樣把照明管線藏好、燈光投射呈現最佳效果都在工地野戰解決,最後在現場看到沒有瑕疵的、層次分明的夜間照明,車站大廳彷彿是夜歸人的明燈、也是夜晚裡溫暖的驛站,我們都要落淚了。

完工之際,台東友人捎來的訊息:「國中同學會群組正在介紹、讚美歡喜這個家鄉新樣貌的火車站,感謝你們的堅持,讓旅客津津樂道、自豪家鄉的美貌!」。贏得台東在地人的喜愛,成為遊子心目中家鄉的精神地標,應該是八年抗戰最欣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