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uthor Archives: [email protected]

[書香遠傳] 構「竹」善法花園的園丁——閱讀歷史讓甘銘源貼近人與土地

甘銘源致力於友善環境及綠建築的實踐,2011年,開始進行雲林虎尾高鐵站區旁的農博生態園區規劃設計,是「低碳建築」實驗的里程碑。農博的入口棚架、餐廳、廁所等空間皆採用竹構,跨距最大達14公尺,對於竹構做為大型空間的主要結構元素,可說是非常大的突破。再如臺中花博「食在滿竹」歇腳亭、臺中華德福大地實驗學校,減少混凝土用量,以簡單重複的竹桁架為主要構架,營造出清淨素樸、符合在地特色的場所。

節錄及改編自:書香遠傳 第148期 2020.03

[上下游副刊]本於自然,甘銘源以竹木營造和諧建築

「木構房子的錢就花在建築本體上面,一次就整合完畢,不太需要裝修,裡面就很舒服。」中年的圓熟溫柔與寬厚貼心,點點滴滴反映在甘銘源與李綠枝主持的大藏作品中,首重讓人自在置身其間,不再只著重外觀的炫技。

節錄自:上下游副刊

2018年 故宮南院竹編生命之樹藝術大道紀錄片

在嘉義縣七月的烈日下,一群人在故宮南院用雙手創造出遮陽的長廊竹構與穹頂竹構。陽光穿透遮陽帆布上所切割的圖樣,映在戶外步道上的是一株臺灣百合與藍腹鷴交織而成的本土 […]

[建築師雜誌]池上車站

池上米鄉穀倉意象呈現,虛實空間反應在外觀立面:池上米遠近馳名,象徵米與富足的穀倉成為池上最具代表性的產業設施之一,在設計中我們將具有歷史感產業設施的穀倉轉化、形成車站意象,藉以凝聚地方認同感,營造出池上特有的地域風貌。在這個穀倉意象的量體裡,有開放的車站大廳、和密閉機房旁的廊道,玻璃與木飾板牆虛實交互反應在外觀立面上。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5月號,Vol.570

[建築師雜誌]台東車站

台東車站位於卑南遺址範圍內,背後襯托著卑南山山脈,車站與其面前之虎頭山及站前廣場街道形成一軸線,既有台東車站缺乏屬於區域車站地方特色展現,與在地風景無法產生對話。再者,台東車站尖峰時期旅運量很大,既有車站直接與車道相鄰,造成旅客無可駐留空間,人車共用,無法提供舒適搭乘環境;且車站與卑南文化公園之聯繫,指引道路方向較弱,到訪的旅客無法感知台東車站與卑南文化園區之關連性。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5月號,Vol.570

[建築師雜誌]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

華德福教育將人的心靈視為具有「意志」「感受」及「思考」三面向之整體,而「學校」亦可視為完整之有機體。2015年夏天,走進大地先前的校舍,感受到創辦人和教師群保護孩子身心靈的用心,簡樸到有點克難的校舍,不吹冷氣,僅靠著老師和家長一點一滴打造的教育環境,背後有著鍛鍊孩子意志力、和身體的用心。創辦人和家長們在艱難中籌募建校基金,也讓我們更加謹慎面對校園規劃設計。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1月號,Vol.517

【大東講堂】穿越時空的竹構築|影音紀錄

日期:2017年10月14日 時間:14:30–17:00 講師:甘銘源 講題:穿越時空的竹構築 講師簡介: 現任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並 […]

2015年「竹夢‧築夢」紀錄片

大藏擁有多年鋼、木輕構造的設計經驗,近幾年更開始投入竹構設計的領域。本案座落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位於主要廣場通往後方公園綠地的通道上,輕易化身為都市廣場 […]

【客家新聞】北客公園竹裝置地景 營造藝術氛圍

2013年雲林舉辦的農業博覽會,園區有一系列的竹構築作品,以竹子來建構常設設施,­像是入口棚架 售票亭等,獲得2015年台灣建築獎首獎肯定,台北市客委會邀請作品 […]

【大愛電視】《紀錄新發現》竹之為材建築篇

科技的研發,為竹材打造「複合材」的新姿。環保的潮流,為竹材賦予「綠建材」的重任。­因此,建築師得以發揮「以竹代木」,甚至「以竹代鋼」的巧思。比方說:以單一規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