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大藏的探索旅程~暢談有機建築與在地化的試驗

文章出處:問心台灣研討會演講
演講者:甘銘源
日期:2018年07月22日

謝謝宜玲校長的介紹,不過她說的美好的一面應該只是我的一部分,其實我每天都要面對自己的質問:「今天的我是誰?」、「我為什麼會在這邊?」、「接下來要做些什麼事?」每天早上醒來時,我都會自我內觀一番,詢問自己接下來做的事情是為了什麼。

踏上學校建築設計的不歸路

我與綠枝都很喜歡大自然,以前在學生時期都是登山社員,常常去登山,享受自然的懷抱。在一次機緣下聽到花蓮太魯閣山區有一位老師以自身為榜樣教育學生,對於教育者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們深受感動,願意用專業能力去支持這所學校—西寶國小。當時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構思、突破與執行,可是隨著整個工作的推展,到最後完工落成時,人事已非,校長、老師與團隊成員的不斷的更換,我們當初的感動逐漸消退。儘管在2003年很榮幸獲得台灣建築獎,登上了建築舞台,但是我感受到濃厚的失落感,光鮮亮麗的外在與失落惆悵的內心的反差,讓我很困惑,不知如何是好。

一般人對於建築師的印象可能是像房屋業者或開發商,不外乎服務商業或是政治這兩個族群,而這個方向並非我所願,只能不斷地尋尋覓覓。作為一個建築人,在滿足自已經濟所需以外,還是期待對這社會有所貢獻。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我們選擇以公共建築為主要設計項目,當中也碰到種種困難。因為關注學校建築(在設計西寶國小校舍之際,也投入埔里育英國小校園重建),其他教育工作者介紹我們認識張純淑校長,跟她一席相談後,豁然開朗,我們找到心心念念關注孩童發展的教育者,開始我們與華德福的因緣。2006年,我們參與了慈心校園擴建的學生活動中心以及周邊教室規劃設計,很幸運地與一位來自瑞士且熟稔華德福學校設計的建築師一起工作,經歷許多學習與挑戰。

今日所要講的是,其實不是針對在哪個學校建築或者是說在華德福教育建築上的設計成果,廣的來說建築師作為一個專業者,他如何去回應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的挑戰。

有機建築與在地化的詮釋

出自自然愛好的緣故,我們也喜愛自然材料。羅東過去是台灣四大木材市場之一,有非常好的木材產業基礎,不管從材料、運輸技術或者木構文化,都有他的脈絡。因此在宜蘭時期,我們很自然就會選擇木材作為主要表現的材料之一。而2008年,因為信仰與孩子教育的緣故,我們搬到雲林,開始思考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可能性?我們在乾旱的雲林做水資源自然淨化,在了解台灣木材自給率很低的情況下,我們嘗試以「竹」作為我們主要的設計元素。這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題—有機建築與在地化。

有機建築與在地化對一個專業者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分為兩部分來說明,在我認知中,有機建築是與自然有良好互動關係的人造環境,我們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享受自然帶給我們的好處,那我們也想把這樣的氛圍帶到建築設計當中。不管是日照、溫度的影響,或是水(濕度)、風這些元素,都應該要去考慮建築物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對我來講,有機建築就是如同一個人呼吸那麼自然。建築存在這個環境當中,必須要很細膩的去考慮到跟周邊環境的關係,那才能有助於人們在使用當中,可以賴以為庇護所,成為一個凝聚人的場所。

在地化的意思就是說,在不同的地方如何面對當地的文化脈絡跟挑戰。如前所說,在宜蘭時選擇以木材當做主要的材料,而搬到雲林後改成以竹子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這是與產地有關。在雲林、嘉義這個山區,有非常大量的竹子產出,很自然的就會跟它做聯想,甚至更進一步去思考竹子在當代建築應用的可能性與意義。

大藏從宜蘭到雲林在地經營的歷程

從1995年起大藏選擇宜蘭為基地,至2008年末遷移到雲林,一路走來,不變的是:堅持在鄉村—探索人與土地和諧共處的空間環境營造之道,並堅持空間專業者的社會責任—願為普羅大眾服務,參與眾生安身立命的生活場域的形塑。

建築是人類對地球環境態度的表徵,我們願意用謹慎的態度關注人與環境,以下分享我們在建築與環境的永續所累積的經驗:

在西寶國小一案,使用鋼、木構,加上輕巧的屋面去構成一個連續不斷的教室空間,創造幾何設計,使屋頂的造型與山脈的輪廓相扣合,呼應到整個山村的意象。考慮到山區溫度較低,不同於一般學校設置通透的迴廊,選擇廊道內部化連接室內空間,可以說氣候決定型態。1999年九二一地震,各地專業者因使命感紛紛投入災區,我們也因而參與埔里育英國小校園重建工程,同樣使用了鋼、木混合材料,且保留校園植栽,創造出大量半戶外空間,將樹圍塑其中,讓師生喜歡這樣的校園的環境。這些經歷帶給我不同的想法,建築專業者除了提供硬體外,還有沒有辦法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這個問題一直在心中迴盪、思考。

後來有機會在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聚落,修復老房子以外,我們也嘗試用木構造重新建立一個集會空間,融合在舊有空間之間。面對這個新空間的需求,採用木構的呈現,並利用玻璃輕透的特性,讓內外空間視覺可以交融,必要的時候整個簾幕可以放下來形成一個視覺上圍閉的狀態。本案是首次運用木構的方式嘗試一個稍微大型的空間表現,試著讓這樣一個新穎的建築表現跟周邊的老空間產生互動。除了老建築修復,須面對歷史空間,如何賦予它新的生命,成為一個新的使用模式,也是我們一直探索的題目。

宜蘭南門林園,舊主秘公館保留原構架意象,加以改造活用。除了小和室內部及外部原貌重建,主體建築在保有原空間量體尺度的原則下,將外觀立面簡化,拿掉內部隔間牆和天花板,露出木構架,牆面開口加大,呈現出比較高挑的一個大空間。保持原來的木構架的溫潤及其歷史感,注入新的可能性,從住宅空間變成公共空間,目前是一個日式餐廳。我們在南門林園邊上設置一座新的公廁,也是採用木構架,上面是玻璃屋頂,讓自然光的光線灑到廁所裡,維持基本的隱私以外,其它就能盡量開放、透明,讓整個廁所的空間。透過陽光的照射、動線安排,創造出舒適又融入歷史氛圍的新空間。

景觀方面,金榮發湧泉埤利用宜蘭特有的湧泉地形,把原來的水泥護岸,回復成自然河岸。我們在埤塘上設置一個橋亭,它的屋頂像是一艘船的構造,把它翻過來以後用鋼構支撐起來;可以說,用底下厚重的石砌基礎來襯托上面一個比較輕巧的船形構架。

在礁溪五峰旗的一個服務中心,以竹子的意象作為構架型態,使用鋼管來模擬竹林,棚架頂面鏤空做出竹葉般的遮陽設計,下方空間是遊客休息和穿梭的場所。

從木構到竹構的探索

近年,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問題日益嚴重,台灣每年約有2.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出,一直被視為高耗能、高汙染的建築業更是箇中翹楚,而木竹等林產品是固碳、低耗能的建材,因此我們認為臺灣應多鼓勵木、竹建築,才是最佳固碳行動。目前國內木材自給率不到0.5%,一年使用約600萬立方公尺木材大多仰賴進口;且進口木材有非法砍伐、犧牲其他國家環境等疑慮,無法安心使用,選擇在地材料刻不容緩,為了提高國內木材自給率,我們認為臺灣盛產的竹子可善加利用。

木構造的建築,造價高,一般民眾來講是沒辦法負擔,例如:池上車站造價幾乎是一坪20萬。當然除了木構的因素以外,還有施工細節的因應,導致它造價非常高。宜蘭簡宅案,一坪要價十多萬。如果考慮使用竹構的話,顯然造價會平實很多,竹構建築的造價我們努力做到和R.C建築可以競價,從這樣的竹棚一坪從四萬至十萬元,都是比較容易被接受。如何在大家負擔得起的條件下,運用自然材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這是一個挑戰。

一般認為竹子是不耐久且不堅固,可能會因為蛀蟲、颱風的侵蝕,時間久了就會倒塌。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必須要想出發揮其結構性能又能持久耐用的方法,這就有賴於技術的創新。透過與林試所研究單位的試驗,我們針對竹子的水份、澱粉質處理,以高溫乾燥,降低竹子的含水率、並將澱粉質轉化變成竹醋液。這樣的技術在台灣開發出來,其實對於我們整個亞洲是很有啟發性的。

預計在2020年,台灣竹會也將在台灣辦理世界竹論壇2020 WBC,透過這樣的一個機緣,發展出台灣跟其它國家的關係。竹子這個元素幾乎是全亞洲所共有的,生長快速,經過適度砍伐,更利於竹林的生長,可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我覺得是永續、且一般民眾可負擔的資源。

以現代建築技術重新審視,希望竹材能跟鋼材一樣,發揮良好的結構性能,且能跟各種不同的材料作接合。期間碰到最大的問題是每根竹子尺寸不同,必須運用一些簡單工業化的材料,讓接頭標準化,施工較容易,才能被大量使用。竹子端部的接頭部份,利用不鏽鋼索纏繞及高拉力螺桿結合局部水泥灌注,經過充分試驗,每支接頭可承受十噸以上的拉力,足以形成一個非常穩固的結構系統。目前大藏已發展出不同的構法跟接頭形式,今天就不多講技術的部分,只是分享竹構造在不同地方運用的情況。總之,要讓竹材重新回到我們生活當中,主要就是要處理竹材耐候、結構強度的問題,讓使用者有信心願意使用這樣的材料,是我們這幾年努力的方向。

接下來以幾個案例做說明:

微笑餐廳透過18根竹柱互相組合以後,撐起一片天。屋頂結合木瓦與混凝土,看起來極其輕巧,可是又非常的堅固、耐用,能減低氣候造成的影響,環狀柱內圈同時也能形成室內自然採光及通風的天井空間。

另一方面,竹子也能作為一個調光的機制,降低光線直射,透過竹子堆疊營造出竹林的效果,光線在竹子間反射發散。碳匯林場就是這樣的例子,高低不同的竹構架和原有樹木、水環境融合在一起。展場旁的小亭子,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以工作營的方式,邀集學生和民眾一起參與建構的小型構架設施,這次經驗也開啟了我們對構築教育的探索。

雲林農博結束後,大家都在觀察到底竹建築耐候程度,是否能撐過颱風天災與各種考驗。直到2015年蘇迪勒颱風過後,許多鋼構屋頂都吹翻掉,而農博公園諸多的竹構屋頂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增強大家就對竹構建築的信心,於是年底我們就受邀到台北客家公園規劃設計一個竹構設施,作為農民市集的使用。

2016年,接到大地華德福創辦人許姿妙醫師的邀請,設計大地學校的新校舍,許醫師對於學校的想像是希望創造一個平實、自然的建築物。為了控制造價,我們建議可以考慮竹材,許醫師欣然接受,嘗試採用竹子和混凝土互相搭配。竹構是非防火構造,須突破法規上的限制,才能夠讓這竹構建築得以實現。校地不大,只有五分地,三面臨路,校園的入口從兩向路的轉角進去,我們將南北邊配置教室,西邊是行政集會空間,中間一座大空間的多功能竹棚架。多功能的半戶外竹棚架,高度大概是6、7公尺的空間,是一個開放式的平面,可因應不同的活動使用,例如是園遊會、集會、或是工藝課程等(做手染布、做金工木工的一個場所)使用。整個校園中的教室等空間都運用這樣的竹構架,著眼在它是非常有效率的系統,大部分都在工廠製作完成,現場可以快速組裝。

2018年,在雲林潮厝國小,我們嘗試結合竹構與教育活動,年初號召了五、六十位愛好動手做的夥伴來參與這個活動,其中參與成員包括社會人士、高中生、國中生、大學生,透過事前規劃與培訓,確保可在短短六天中一起建構出一座直徑25公尺高度6公尺的竹構大空間。其中有個非常感人的時刻—動員全部的人一起將竹架一層層抬起來,往周邊一直擴展。透過群體動員的方式,它一方面是教育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完成學校對教育空間的需求,這個地方就變成學校可以辦音樂、戲劇表演等活動的場地。這次帶給我新的啟發,我們可以運用竹構的專業能力與經驗,透過參與式構築的方式,建立常設性的學習基地。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