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平面媒體

[欣傳媒]竹構專家甘銘源運用大跨距「竹桁架」 全台最大尺度竹建築在台南!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甘銘源建築師在長期研究竹材特性下,曾於雲林農博時創下入口處的14公尺跨距竹構造紀錄,而這次則在台南長榮大學,以「竹桁架」再創全台「尺度最大」的竹建築-「長榮大學集會堂」,以桂竹與孟宗竹打造一座直徑超過24公尺的竹穹頂,相當震撼!

節錄及改編自:《欣傳媒》竹構專家甘銘源運用大跨距「竹桁架」 全台最大尺度竹建築在台南!

[Tatler]專訪|全台灣「尺度最大」的竹建築在台南!竹構狂人 甘銘源:運用「竹桁架」系統獨步全球

竹子是大自然最美麗的作品之一,它的堅固與兼容被認為更接近木頭,而非草生,隨著 1960 年代工業化發展,竹子逐漸被鋼材所取代,在今日的建築市場,是否有機會透過知識傳遞與改良技術扭轉局勢?走進甘銘源建造的「長榮大學集會堂」用桂竹與孟宗竹打造一座直徑超過 24 公尺的竹穹頂,是全台灣「尺度最大」的竹建築,為台灣低碳建築里程帶來新的奇蹟。

 

節錄及改編自:《Tatler》專訪|全台灣「尺度最大」的竹建築在台南!竹構狂人 甘銘源:運用「竹桁架」獨步全球

[看雜誌] 甘銘源研發「竹桁架」系統 台灣首座大跨距竹構建築啟用

許多人對竹子的印象不是美味的竹筍、就是高山上瘦削的箭竹,與建築鮮少有關聯,但近年以竹來創作的建築師都有令人驚豔的作品。曾獲第16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的甘銘源,精心設計的長榮大學竹構集會堂於今年11月啟用,擁有內徑18公尺、含屋簷24公尺的大跨距,「竹桁架」結構系統為最大亮點,並有使用執照,證明了竹子可為永久性建築的材料。

節錄及改編自:《看雜誌》2022年12月號第,認真臉譜240期

[建築師雜誌]竹構築十年

從雲林農博(2013年完工,2015年臺灣建築獎首獎)到長榮堂(2022年完工),讓竹構築從野地實驗進入大學殿堂;這十年,也從孤軍奮鬥的開路先鋒到陪伴年輕設計者的人才培育計畫,我們走進共榮共享的新世代。

與此同時,臺灣竹會向林務局提案辦理竹構設計人才培育計畫,在2021年、2022年辦理了第一屆、第二屆構竹林鐵計畫,為有潛力的設計者搭設舞台,陪伴他們認識竹子的基本特性和工法,在過程中、及成果展現時透過媒體提高能見度。本期報導2021年第一屆構竹林鐵作品,由陳冠帆技師、許倍銜老師擔任社會組和學生組的策展人,各遴選六組設計者參加,經過一年的創作和施作,成果讓大眾眼睛為之一亮,讓挹注資源的林務局很有信心,也促成行政院核定「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

[建築師雜誌]長榮大學竹構集會堂

在長榮堂的設計,一方面仍希望竹構能夠傳達手作的工藝精神,不同於R.C.的厚重,也用曲線表達竹構不同於木構的特質,事實上因為產業的斷層,這樣大型的竹桁架仍是用人工彎竹等加工方式,在製作過程透過手作不斷校正視覺感受。另一方面,採用桁架這樣通用的結構系統、以絕對對稱的圓形定義規則,希望是竹建築可以推廣的,並透過一比一的竹桁架結構試驗得以更有效率驗證設計,想來找到規則和提升效率也是工業化必經的過程。

[綠媒體]森林療癒|建築師甘銘源、李綠枝如何以竹構美學打造靜心的森林療癒園區

雲林縣政府的「石壁竹創森計畫」,將在雲林古坑草嶺風景遊樂區的石壁地區,創造獨特的竹林療癒旅遊。計畫請到致力推廣竹建築、追求自然永續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來規劃。運用擅長的竹構,以低介入與低干擾的方式,利用石壁的竹林創造環境美學,同時整理荒廢人工竹林,適度開發具有療癒感的體驗場域。

節錄改寫自:【森林療癒】建築師甘銘源、李綠枝如何以竹構美學打造靜心的森林療癒園區

[綠媒體]產官學專家齊聚「產業文化資產論壇」,建立跨界的溝通平台,共同追尋斗六糖廠文化資產活化的未來!

斗六糖廠是雲林三座存留的廠區之一,所在的大崙社區是製糖時期就業人口及商業聚集效應的聚落,隨著斗六糖廠在民國83年停閉,偌大的糖廠靜止,漸漸被市民遺忘。斗六糖廠於民國99年登錄為文化景觀,此後多年來的規劃、籌措修復經費。為推動斗六糖廠產業文化資產維護活化與利用,藉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台糖公司雲嘉區處共同主辦「產業文化資產論壇」,邀集產、官、學等專家學者及關心糖業文化之民眾共襄盛舉,共同為產業文化資產的修復與活化尋找契機!

節錄及改編自:《綠媒體 》產官學專家齊聚「產業文化資產論壇」,建立跨界的溝通平台,共同追尋斗六糖廠文化資產活化的未來!

[建築師雜誌]林榮新光站

林榮新光車站是鐵路花東線的小站,配合鐵道以地下隧道型式過壽豐溪,到了溪南的林榮新光站區,成為花東地區少有的地下車站;又因為地下車站的相關需求,使得林榮新光車站成為花東線最大的小站。在振興東部旅遊與觀光計畫中,鐵路車站不只是運輸功能,更是旅遊服務的窗口,呼應在地環境呈現的車站風貌,並透過設置觀光諮詢的服務,提供日益熱化的自行車旅遊所需的補給,與當地景點之間有所連結與配套,藉此形成具有實質效能與觀光效益的觀光車站。

[綠媒體]竹構建築師︱甘銘源、李綠枝:自然建材,讓建築飛揚於大地

我們喜愛明晰的構造設計,是喜愛輕巧的建築飛揚於大地,也是基於少用混凝土的環境觀,我們喜愛自然材料。羅東過去是台灣四大木材市場之一,有很好的木材產業基礎,在宜蘭時期,我們很自然地選擇木材作為主要表現的材料。而後搬到雲林,開始思考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在了解台灣木材自給率很低的情況下,嘗試以「竹」作為我們主要的設計元素。

節錄及改編自:[綠媒體]竹構建築師︱甘銘源、李綠枝:自然建材,讓建築飛揚於大地

[鄉間小路]構竹—從建築與工藝兩端 為竹藝搭一座橋

竹,柔中有韌,恰似島民的包容與彈性;竹,伐之不盡,蘊藏島嶼土地的生生不息。搭起竹構建築的李綠枝、巧創竹藝設計的范承宗,兩人從建築與工藝的兩端前來,搭竹為橋,談論著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各自將竹材的使用與情感交匯在藝術文化之中。兩人也像極了竹,在堅直挺拔的意志中,飽含了細膩又輕盈的無限創意。

節錄及改編自:《鄉間小路》2021年6月號

[農傳媒]構「竹」綠建築 建築師甘銘源喚醒臺灣人的竹子DNA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早期專注在木構築作品,有感於臺灣木材來源高度依賴進口,碳足跡高,且多數從砍伐熱帶雨林而來,於是轉身投入臺灣在地原料的使用,投身於竹構築的世界。身兼臺灣竹會理事長的甘銘源建築師,也從「永續」與「文化」兩個層面著手,致力將竹材推廣給更多專業者認識與接觸,期盼未來能重塑臺灣社會運用竹子的DNA。

節錄及改編自:《豐年雜誌》2021年5月號
攝影:黃毛

[La Vie]最具潛力的綠色資源「竹建築」!

永續思潮當道,各領域都在研究如何保護地球,屬於高碳排放的建築產業,當然也必須更清楚何種建材可以將生態傷害降至最低,以竹為結構的建築會是解方嗎?耕耘竹構築多年的建築師甘銘源與Markus Roselieb 將為讀者提出更長遠的思考。

節錄及改編自:《La Vie 》 2021年03月刊 走進設計人的家

[台灣建築]忘筌.捨筏

座落於嘉南平原,形似竹筏又似魚筌,實非筏亦非筌,倒像安歇水岸的小宅,又如沃野童年的秘密基地。

[台灣建築]桃米生態村夢蝶亭、蝶夢亭

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成為社會企業的實踐場域,區內營造豐富的生態,擁有怡人的農業地景,唯農田區缺乏遮蔭設施,民眾到農田參訪體驗沒有可以聚集、休憩的場所。2019年大藏與悅山工坊劉昭明先生合作,受水保局南投分局委託,於園區新舊堤防之間、寬闊的荷花田區,設置二座竹構築作為遮陽休憩的多功能設施。

[經典雜誌]源明枝綠 在人間修行的建築師

建築師是魔術師,是夢想家,也是實踐者。為世人造景也造境。

回顧他們的建築作品,有一個普遍的特性,選案謹慎低調,案期都很長,慢慢一點一點地分期進行,所承接的設計工作,除了偏文教類,也是一般建築師想都不會想碰的案子(地處偏遠、無人關愛、經費少得可憐)。

節錄及改編自:經典雜誌 第269期2020.12
攝影:劉子正

[經典雜誌]人樹之間:台灣竹木誌 從柔韌耿直到千面多變

過去,竹子被稱為「窮人的木頭」,因為物質匱乏,就地取材,將竹木視為寶物,絲絲寸寸都不浪費,竹子包辦生活中的大小事,竹子的盡頭,枯枝還可燒製成炭,纖維壓製成信仰紙(金紙),對人類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時候沒有「低碳」、「環保」、「循環經濟」這些新潮字眼,竹林生活就是一種日常。近半世紀以來,台灣竹產業西進中國,資金與技術外流,本地市場價格競爭力不足,從中國、越南等地反向進口的層積竹材、原竹,一年比一年多。

節錄及改編自:經典雜誌 第265期2020.08

[綠媒體]桂林山居,話竹日常:構築與農耕的前世今生

一邊是回不了頭的慣行建築產業,一邊是斷層的在地文化與社會性的建構模式。我要如何縫補裂縫?用輕巧的竹構築能否托起深深的惆悵?

節錄及改編自:綠媒體專題 【桂林山居,話竹日常】

[書香遠傳] 構「竹」善法花園的園丁——閱讀歷史讓甘銘源貼近人與土地

甘銘源致力於友善環境及綠建築的實踐,2011年,開始進行雲林虎尾高鐵站區旁的農博生態園區規劃設計,是「低碳建築」實驗的里程碑。農博的入口棚架、餐廳、廁所等空間皆採用竹構,跨距最大達14公尺,對於竹構做為大型空間的主要結構元素,可說是非常大的突破。再如臺中花博「食在滿竹」歇腳亭、臺中華德福大地實驗學校,減少混凝土用量,以簡單重複的竹桁架為主要構架,營造出清淨素樸、符合在地特色的場所。

節錄及改編自:書香遠傳 第148期 2020.03

[今周刊]新竹藝 永續美

來到荒廢多年的雲林斗六糖廠,赫然發現隱藏其中的作坊,一支支修長的孟宗竹與桂竹堆疊如丘,以及耳際傳來師傅們修整舊桁架的篤篤敲聲……,這裡原來是台糖公司的機械倉庫,如今由建築師甘銘源租下,作為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竹構實驗場,同時也是台灣罕見的「竹」專門營造作坊。

節錄自:今周刊 第1215期

[商業週刊]竹建築 風潮再起:以竹為鋼骨造房,現身校園、餐廳

問起台灣人面對竹建築的疑慮,甘銘源睜著大眼也還在尋找答案的說:「唯有透過設計,才能翻轉台灣竹建築命運。」竹子平均四年即可成建材,在面對未來極端氣候時,常民居住的竹構建築的確能提供多一種永續且具文化性的選擇。如何讓習慣快速經濟的台灣人重拾對竹建築的信任,是目前台灣建築環境的重要課題之一。

節錄自:商業周刊 第1686期

[上下游副刊]本於自然,甘銘源以竹木營造和諧建築

「木構房子的錢就花在建築本體上面,一次就整合完畢,不太需要裝修,裡面就很舒服。」中年的圓熟溫柔與寬厚貼心,點點滴滴反映在甘銘源與李綠枝主持的大藏作品中,首重讓人自在置身其間,不再只著重外觀的炫技。

節錄自:上下游副刊

[建築師雜誌]池上車站

池上米鄉穀倉意象呈現,虛實空間反應在外觀立面:池上米遠近馳名,象徵米與富足的穀倉成為池上最具代表性的產業設施之一,在設計中我們將具有歷史感產業設施的穀倉轉化、形成車站意象,藉以凝聚地方認同感,營造出池上特有的地域風貌。在這個穀倉意象的量體裡,有開放的車站大廳、和密閉機房旁的廊道,玻璃與木飾板牆虛實交互反應在外觀立面上。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5月號,Vol.570

[建築師雜誌]台東車站

台東車站位於卑南遺址範圍內,背後襯托著卑南山山脈,車站與其面前之虎頭山及站前廣場街道形成一軸線,既有台東車站缺乏屬於區域車站地方特色展現,與在地風景無法產生對話。再者,台東車站尖峰時期旅運量很大,既有車站直接與車道相鄰,造成旅客無可駐留空間,人車共用,無法提供舒適搭乘環境;且車站與卑南文化公園之聯繫,指引道路方向較弱,到訪的旅客無法感知台東車站與卑南文化園區之關連性。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5月號,Vol.570

[建築師雜誌]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

華德福教育將人的心靈視為具有「意志」「感受」及「思考」三面向之整體,而「學校」亦可視為完整之有機體。2015年夏天,走進大地先前的校舍,感受到創辦人和教師群保護孩子身心靈的用心,簡樸到有點克難的校舍,不吹冷氣,僅靠著老師和家長一點一滴打造的教育環境,背後有著鍛鍊孩子意志力、和身體的用心。創辦人和家長們在艱難中籌募建校基金,也讓我們更加謹慎面對校園規劃設計。

節錄及改編自:《建築師雜誌》2018年1月號,Vol.517

竹夢螺陽小型竹構造集會空間設計成果展與竹建築工作營

由螺陽文教基金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蘇明修老師及大藏建築師事務所甘銘源建築師合作,於11月29日-12月28日於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辦理「竹夢螺陽」小型竹構造集會空間設計成果展。

節錄及改編自: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 展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