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說明
本案坐落於大湳森林公園內,公園佔地面積約16.6公頃,全區以教育、環境、娛樂為規劃設計,設置森林小徑、蝴蝶觀察區、中央水池、休憩草原、森林學堂、滯洪池…等,打造桃園八德的文化綠洲、都會型森林公園。
大湳森林公園的前身是保一總隊大湳營區,從2017年開始打造成為生態環境豐富的都會公園,市府保留了營區內原有的3千多棵樹木,進一步復育自然物種;規劃25棟館舍、3個滯洪池,園區內設置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桃園惜食基地、多功能社區服務中心…等多元館舍,未來會引入更多生態藝術節慶的活動,讓旅人享受綠意的大自然生活。
為提供市民更佳的遊憩及使用體驗,桃園市政府工務局希望利用既有營區司令台構造為基礎,以在地自然建材創造一處供人停留、休憩、觀景的多功能空間。
設計說明
由於弦竹亭位於整個園區核心,面對中央水池,且為區內主要幹道及步道的交會處,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設計的出發點有三個面向。首先是環境的呼應,希望設計中最大程度回應其優美的水景及山景,提供市民觀景休憩的場所。其次是自然元素的啟發,建築師在首次踏勘基地,發現地上有需多松果,其如鱗片狀的球形造型別具特色,希望設計中能以此造型為靈感,體現其與基地的連結。弦竹亭的材料,選擇最小碳足跡、最輕巧的桃園復興桂竹做為主要建材,推廣永續建材的理念。
關於造型
為了飽覽最大程度的水景視野,西側為18公尺跨度大面開放、無落柱的造型,呼應西側中央水池之優美的湖景及山景,產生180度環景的觀覽體驗。曲面的竹構穹頂恰如上弦月,在大湳的天際線劃下一道美麗的弧線,翩然於森林中;為了使外觀上更加輕盈,將主梁鋼構自屋簷退縮1.5公尺,僅最上層兩層桂竹懸挑出去,再加上鋼板的屋簷收邊,整體外觀簡潔明瞭。東面則採用大面竹構薄殼結構落地,整體較為圍閉、穩定,搭配塊石座椅及木作平台,提供人們安定舒適的休憩空間,中間開兩處洞口,作為弦竹亭主要出入動線。放大到公園尺度,若站在湖對面小坡上望向弦竹亭,在東側森林的背景襯托下,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營造園區視覺新亮點。
關於結構
為達到西側為18公尺跨度大面開放、無結構落柱的空間型態,採用6層桂竹相互交疊之薄殼結構。以東面鋼筋混凝土基礎、鋼構門框及西面弧線主梁為整體框架,內部採用兩向之桂竹交叉相疊,型塑此球面型態。薄殼結構的特徵是,內部收力均勻,能夠將整體載重及風力、地震力有效地傳遞至強而有力的邊框結構,達到縮小構材尺寸、發揮材料結構特性的效益。除了結構系統,李建敏顧問也協助評估各接頭應力及作法,我們配合製作試體送到實驗室來反覆測試,其中包括鋼構與竹鋼筋接頭、竹續接處鋼管的抗彎、抗拉能力,以及竹子交叉鐵絲綁紮處的抗剪能力,來回做了不下10次的試驗,終於得到較理想的做法及數據。我們希望不只是本案,這些新開發的接頭作法,以及竹構薄殼的工法創新,都能繼續應用於其他案件,為台灣竹構開啟另一扇未知的大門。
關於屋面材料
考慮耐候及美觀,採用紅銅板屋面系統。紅銅為高單價屋面材料,但其有較佳之耐候性能,紅銅氧化後,會形成緻密的表面保護層,阻止內部繼續氧化。顏色會由剛開始之亮褐色,慢慢變為暗褐色、灰褐色,最後變為銅綠色。隨著顏色的變化,整個弦竹亭有如落地生根,歲月的痕跡亦是另一番韻味。菱形紅銅板一片一片相互拼接,除了有效解決球面屋面滿鋪之幾何難題,亦呼應了松果之外觀造型,有如基地上出現的一顆大松果,露出半顆頭在地面上。
關於功能
除供市民停留休憩,弦竹亭亦具備不同的使用場景。一般情況下,市民利用配至於內部之塊石座椅、木作休憩平台、以及前方之木作長凳,面向湖面坐下休憩,觀賞山水景緻。另一種使用情境是,大家向心而坐,面向弦竹亭內部,面向講者,可舉辦小型音樂會或演講分享活動,最多可容納40~50人。
施工歷程
本案造型雖看似簡單,在工法上有許多挑戰性,施工上遇到諸多瓶頸與困難。
基礎的製作
首先遇到的難題是弧形三維曲面基礎的製作。我們與彰化進得利環保實業公司合作,以夾板加工三維曲面,除了面板要以三維軟體檢討裁切,背撐的骨架是塑型的重點。雖然是CNC切割加工,夾板本身的厚度誤差及組裝精度問題造成整個組裝時間拉長,再加上我們想以三維曲面竹清水模來呈現,製作難度又更加提高,在工廠內加工時間比原來預期多了1個半月。工期一天一天過去,壓力非同小可。然而終於組裝完成出廠,原以為可以開始加緊趕工,但現場的問題更加嚴重。首先是天空不作美,桃園入冬後在東北季風的吹拂下,依然經常陰雨綿綿,且濕度高,模板放在現場以帆布覆蓋保護,依然有部分發霉之情況,後續要重複使用三次(三座基礎)的耐用性堪憂。再者是此加工複雜之造型木模板,普通模板工無法組裝,現場來來去去換了四組工班,大家都是弄了一天搖了搖頭走人。其前後後摸索三個禮拜,才終於掌握訣竅,實現每一組組模到灌漿拆模僅1週時間,但這些時間成本又拖到工期快一個月。
鋼構的製作
鋼構的製作算是本案最順利的部分,由於採用三維軟體建模檢討所有細部,包含鋼管、鋼板的構件加工尺寸、開孔位置、斜切角度等,搭配非常精確的CNC切割及廠內焊接加工作業,整個製作過程沒有出現太多問題。現場的組裝由於RC基礎完成之精度誤差,有些許困難,但通過慢慢微調,最終還是順利的克服了。
竹構的組裝
本案竹構採用鋼筋續接器與鋼構銜接,然而由於基礎灌注的誤差、以及竹子本身精度無法如同鋼構般精準,致續接組裝時遇到極大的挑戰。鋼筋續接器原先是用於RC梁柱內,以事先加工鋼筋車牙來與續接器連接,對於精度要求相當高,誤差在1MM以內。但本案竹子精度最多控制在2CM上下,完全無法接合。後來折衷的作法是,將鋼構端預留的鋼筋接頭以乙炔純氧加熱烤軟,搭配重槌及套管槓桿原理,施加作用力調整接頭角度,來縮小其組裝誤差。過程雖然辛苦,但看到竹薄殼日益成型,師傅們還是非常有成就感。
屋面的鋪設
屋面有五道工序,首先要先在完成的桂竹主構架上滿鋪一層小桂竹,作為轉換層,一方面是為屋面做初步整平並提供固定點,對內則是顯現竹天花的屋面肌理,使內部風格更加簡潔統一。第二道工序是架設外層吊掛竹架,由於小桂竹滿鋪後,沒有辦法直接爬上屋面去鋪設鋼板。我們請南投竹山專門搭設竹鷹架的工班協助,將外層屋面分為北中南三個區塊,利用兩個門洞中間的空隙落柱,來搭設每座跨度7公尺的吊掛竹架,提供屋面工班「腳路」來施工。
第三道工序是在小桂竹上滿鋪鍍鋅鋼板,由於球面造型等非傳統屋面要素,不能用傳統的螺絲直接鎖固,須採用鍍鋅鋼線綁紮於小桂竹上。這個作業需分成內外兩組配合完成,外部組爬在外竹架上,負責搬運鋼板及穿鋼線,內部組則負責將鋼線綁紮固定。這個過程內外兩組需要確認彼此的位置、相互應對調整,還有速度的搭配上皆須要有相當的默契配合,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第四道工序是防水毯鋪設,將自黏式橡膠瀝青防水毯黏貼於鋼板完成面,由於鋼板是吸熱導熱性極佳的材料,有助於將防水毯熱熔,更加密合的貼附。最後一道工序是菱形紅銅板鋪設,這個工法對於精度有相當的要求。雖然紅銅板較軟,可以適應三維的曲面,但扣合式的設計及球面造型,造成常常這頭鋪好,到另一邊卻對不上的窘境。施工上因此鋪了又拆、拆了又鋪,來回校正調整,最後總算收束完成。屋面的整體進度也因為這來來回回檢討、調整、試錯的過程,延宕了快一個月的時間。
結語
雖然過程風風雨雨,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走過艱難的施工過程,在春天百花盛開的季節,大湳森林公園的中央水池邊,我們彷彿舉重若輕地完成了這件作品,對自然的崇敬悄然融入環境永續的行動中。
走進大湳森林公園,會被這邊高大的樹木及優美的自然環境所吸引。走到中央水池邊,看弦竹亭於水面的倒影,波光粼粼,生動如畫。再走進弦竹亭,享受這偌大的穹頂庇蔭的舒適,彷彿搖籃裡的嬰孩,感受到被竹構造懷抱的安定感。於木作平台上或躺或坐,閉上雙眼,聆聽蟲鳴鳥叫,感受微風徐徐。期許大湳森林公園裡的弦竹亭,為這個社區、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開闊市民的視野,提供一個激發無限想像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