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uthor Archives: [email protected]

嶄新的竹結構設計~長榮大學竹構集會堂(長榮堂)

透過建築空間專業的摸索、實踐,就像引領我們走上一條入世修行的道路,也不斷提醒我們如何體貼眾生、關懷有情,營造出萬物得以永續生存的空間環境。

[綠媒體]森林療癒|建築師甘銘源、李綠枝如何以竹構美學打造靜心的森林療癒園區

雲林縣政府的「石壁竹創森計畫」,將在雲林古坑草嶺風景遊樂區的石壁地區,創造獨特的竹林療癒旅遊。計畫請到致力推廣竹建築、追求自然永續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來規劃。運用擅長的竹構,以低介入與低干擾的方式,利用石壁的竹林創造環境美學,同時整理荒廢人工竹林,適度開發具有療癒感的體驗場域。

節錄改寫自:【森林療癒】建築師甘銘源、李綠枝如何以竹構美學打造靜心的森林療癒園區

[綠媒體]產官學專家齊聚「產業文化資產論壇」,建立跨界的溝通平台,共同追尋斗六糖廠文化資產活化的未來!

斗六糖廠是雲林三座存留的廠區之一,所在的大崙社區是製糖時期就業人口及商業聚集效應的聚落,隨著斗六糖廠在民國83年停閉,偌大的糖廠靜止,漸漸被市民遺忘。斗六糖廠於民國99年登錄為文化景觀,此後多年來的規劃、籌措修復經費。為推動斗六糖廠產業文化資產維護活化與利用,藉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台糖公司雲嘉區處共同主辦「產業文化資產論壇」,邀集產、官、學等專家學者及關心糖業文化之民眾共襄盛舉,共同為產業文化資產的修復與活化尋找契機!

節錄及改編自:《綠媒體 》產官學專家齊聚「產業文化資產論壇」,建立跨界的溝通平台,共同追尋斗六糖廠文化資產活化的未來!

[建築師雜誌]林榮新光站

林榮新光車站是鐵路花東線的小站,配合鐵道以地下隧道型式過壽豐溪,到了溪南的林榮新光站區,成為花東地區少有的地下車站;又因為地下車站的相關需求,使得林榮新光車站成為花東線最大的小站。在振興東部旅遊與觀光計畫中,鐵路車站不只是運輸功能,更是旅遊服務的窗口,呼應在地環境呈現的車站風貌,並透過設置觀光諮詢的服務,提供日益熱化的自行車旅遊所需的補給,與當地景點之間有所連結與配套,藉此形成具有實質效能與觀光效益的觀光車站。

生態村裡師生密切互動的學校,是日常老和尚的願景

生態村裡師生密切互動的學校 群山與農田環抱的校園,素樸的建築 傳遞書院精神的合院建築,師生密切互動的學習場域 生態村裡的學院,眾人承許校園與社區共享 正是日常老 […]

【綠建材】負碳木竹構未來|消費者的減碳新選擇

植物具有固碳功能,利用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養分,儲存在植物各部位,成為大自然中重要的存碳倉庫。除了一般熟知的森林樹木能固碳,其實竹子的固碳能力比木材 […]

2018 故宮南院生命之樹自力營造側記—竹構築施工的真槍實彈

 ◎ 訪問對象: 歐宇羚工程師、陳鈺雯設計師、劉醇韓工程師   ◎ 天氣、時間與地點的考驗 [訪問歐宇羚工程師]  對於依賴大量手工的竹構築而言,僅45天的工期 […]

[綠媒體]竹構建築師︱甘銘源、李綠枝:自然建材,讓建築飛揚於大地

我們喜愛明晰的構造設計,是喜愛輕巧的建築飛揚於大地,也是基於少用混凝土的環境觀,我們喜愛自然材料。羅東過去是台灣四大木材市場之一,有很好的木材產業基礎,在宜蘭時期,我們很自然地選擇木材作為主要表現的材料。而後搬到雲林,開始思考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在了解台灣木材自給率很低的情況下,嘗試以「竹」作為我們主要的設計元素。

節錄及改編自:[綠媒體]竹構建築師︱甘銘源、李綠枝:自然建材,讓建築飛揚於大地

2018 故宮南院生命之樹遮陽竹構工作營

◎活動日期 第一梯次:2018/07/01~2018/07/10 第二梯次:2018/07/15~2018/07/26 ◎參加對象 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科系學生與華 […]

[鄉間小路]構竹—從建築與工藝兩端 為竹藝搭一座橋

竹,柔中有韌,恰似島民的包容與彈性;竹,伐之不盡,蘊藏島嶼土地的生生不息。搭起竹構建築的李綠枝、巧創竹藝設計的范承宗,兩人從建築與工藝的兩端前來,搭竹為橋,談論著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各自將竹材的使用與情感交匯在藝術文化之中。兩人也像極了竹,在堅直挺拔的意志中,飽含了細膩又輕盈的無限創意。

節錄及改編自:《鄉間小路》2021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