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南平原是台灣最大的平原,也是開發最早的農業產區。乾旱少雨是其先天條件,後來的水利設施改善耕作環境,但三百多年來不停歇的農業利用讓土地呈現貧瘠的狀態,加上近年來工業與農業爭水,造成地下水超限利用、地層下陷等自然反撲現象。
我們定位農博園區為農業教育殿堂,是「農業首都」的友善農業示範基地,農業的基礎是土地、人、和農作物,在雲林縣政府定調2013雲林農博在虎尾辦理後,2010年雲林縣政府委託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園區景觀工程,我們嘗試多樣前瞻性的環境改造工作,期許在雲林中心地帶、虎尾高鐵站區旁的農博園區,成為都市開發的同時回饋給縣民的公園綠地,也可以說是對數百年來人類過度使用土地的一個補償──建立一個濃縮自然的園區。
保留原始樹林,進行自然演替
17.8公頃的農博園區原是台糖的甘蔗田,因長期使用蔗粕與石灰當堆肥之故,土質偏鹼性、沙質化,像沿海的鹽土一樣。而十幾年來國防部將它圍起來,任植物依著在地的土質、水文等條件自然演替,直至今日恢復為原始樹林的狀態,遍地的茅草、苦楝樹、樟樹,彷彿回到三百多年前先民開墾之初的疏樹草原區。
這片土地在我們接手前已經演替出茅草、苦楝、樟樹等原生植物,我們看到它們的存在、意識到它們必然是最適應環境的主角,我們保留林相豐富的樟樹林,並搭配濕地、溪流穿梭在樹林間,利用這塊原始的林相創造一個適合生物棲息的地方,並進行觀察原生樟樹樹林的演替方式。
因為要保留大部分原有樹木,基地整地必須輕巧縝密,幾乎是每木調查的作業之後,避開原有林木茂密區,才決定水域的位置範圍,水域的起點較淺、到終點越深,水才能重力自然流動,挖起來的土方在適當處堆疊土丘。
水資源再利用
雲林地區因水資源供需失衡,地下水補充不足,導致地層下陷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水資源課題是當代關懷環境者必須面對的課題。園區的景觀需要水環境的滋潤,在乾旱的雲林中部要如何生出水來?不能也不想抽地下水,水資源再利用是這個園區重要的環境改造工作。
藉由引用原空軍基地周邊排水溝渠、新莊子大排及附近聚落生活污排水等水源,由生態水質淨化處理後,轉而供應園區內濕地、植栽灌溉用水及補充地下水源。透過人工濕地的設置提供了基地滯洪、污染淨化、生物多樣性多元需求,將周邊都市地區被放流出去的生活污水收集至本基地淨化再利用。本基地的人工濕地3.8公頃,容量約一萬八千噸,日處理量3000CMD,亦即可處理12000人之生活污水,可以說是高鐵站區的水資源自然淨化中心。
經高程設計後,以整個園區水域作為一個循環,引來的農業及生活污排水第一道程序是礫間淨化和曝氣(卵石中附有的許多微生物,可以快速分解水中有機質,達成淨化水質的功效)有用微量電力,之後的自然淨化都是利用地形和植物,水自然流動,植物吸附有機質,水質得到淨化。水流到牛軛湖已經很乾淨,中間遇到廁所化糞池的尾水就直接排入,不用再拉到源頭重新淨化,因為後端也有植物繼續淨化。淨化後的水供應園區澆灌、沖廁、涵養地下水,再環環入人工濕地。
第一期水域工程完成時,生態就多樣了,昆蟲來了、蛙類來了、鳥類來了,原來密林裡蚊蟲肆虐的情況立刻緩解,夏日傍晚在水岸旁螢火蟲點點,沒有蚊子干擾,大家都驚豔水質改善帶來的美好景象。
水陸交錯的雲林自然環境縮影
雲林縣由古坑的山、林內的丘陸、崙背沙崙一帶的埤塘,以及沿海的濕地、漁塭、蚵田等組成豐富的地形,此一地形提供了各式農作物適合的生長環境,成為農業大縣的資本,這一特色將微縮呈現在農博園區裡。
園區的外圍是穿流樹林的水域,水域內及週邊有樹林、水生植物、小島、竹橋、棧道,水域包被在內的是一片有小丘的大草原,這裡可以徜徉藍天,也可以提供農業博覽會等活動場地。
為了營造出雲嘉南平原尚未開發前的原風景,設計了深淺不一、高低起伏且多樣樹種林立的沼澤。使用挖掘出的土壤造丘,而沒有土丘的地區屬於原地形。當水域遇到原有樹木,我們設置一個個人工小島保留樹,好像散生在沼澤裡的原生樹林,水面有樹倒影,水與林交相輝映。
從沼澤、濕地、湖泊、埤塘、魚塘、水田,多樣化的水空間,牛軛湖邊的微笑餐廳還可以引水養殖具觀賞性的錦鯉;並在人工濕地的末端,我們抽取淨化的水拉到基地東南角、利用地形塑造自然溪流,放流而下。我們在乾旱、地層下陷的雲林創造多層次的水空間,在高鐵站區留下一片濃縮自然的園地。
低碳構築與在地建材
公園裡常設設施(如棚架、廁所、管理空間等)的構造方式也是我們想要去探索的環保議題。
熟稔綠建築設計的大藏,已有多年鋼、木構造的設計經驗,但鑑於木材的來源多仰賴進口、碳足跡高,近幾年轉而研究如何利用竹子來做我們的主要建材,可藉此建立在地建材和在地建築產業的良性需求。
竹子是很堅韌的材料,台灣先民和原住民常利用於生活中,竹造建築的CO2排放量只有鋼構造的2%;適當的、安全的保存處理,加上合宜的設計,竹材使用三、五十年不是問題;有效率的竹材接頭設計也更能發揮竹子的特性,可避免常見的損壞,以及便於日後維修抽換。
竹子若再被人們重新利用,竹子重新種回農村聚落周邊,竹構築取代鐵皮屋成為鄉村住宅、農業設施、活動空間,是碳減量到極致的零碳建築;如此光景,是農村生活、與意象的重建,也就是重現農村竹圍風貌,重建竹林與農村生活的永續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