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上海同濟大學2012年《時代建築》
回歸根本的建築:兩個台灣建築師的永續作為
Architecture That Takes Root: Two Sustainable Examples from Taiwan
阮慶岳/ 台灣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Roan, Ching-yueh/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Yuan Ze University,Taiwan
摘要:對於追求「進步」、不惜犧牲生態與環境的大量開發作為,台灣建築界有著各樣的反思與討論,而這也正是台灣建築近十年來的重要現象。而所以會有這樣的建築現象與趨勢出現,關鍵與具影響力的兩個事件分別為:一、1999年的921大地震,這個災難對台灣整體社會所造成的巨大衝擊,除了生命及財產的損失外,同時意識到自然環境在長期被摧殘後的反撲,也經由面對生命的渺小脆弱與不可預期,重新省思生命的真實意義究竟為何。二、1995起台灣經歷了經濟的微型泡沫化,建築案源與案量大幅削減,有些優秀建築師轉向農村/地方發展,開始關注小型以及低預算、並與真實生活連結的建築方案,深入地介入到在地的土壤,也有機會真正去處理一些最根本的建築議題。
同時期,台灣新世代的建築師逐漸成形,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則是在於對於生態/永續議題的回覆,包括以綠色生態作出發的建築,本文將以黃謙智(小智研發)的廢物再循環/利用作品為代表,另外則強調與既有環境的接合,以植入/接枝/縫合的融入觀念,來替代完全剷除/換新的粗暴,本文將以甘銘源/李綠枝(大藏聯合建築事務所)投入雲林農村空間環境整備為例子。
二個台灣建築師作為的基本態度與價值,在於強調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存,廢棄物有效回收再利用,以及如何以在地/再生材料做建築。
關鍵詞:台灣當代建築、生態、永續、小智研發、大藏聯合建築事務所
Abstract: 911 Earthquake on 1999 was a big shock for Taiwan. After the great loss of lives and fortunes, people started to understand how they had been destroy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eople also started to have a better idea what it meant to have a valued existence and meaningful life after seeing how fragile lives could be. Meanwhile, sometime between 1995 and 2005, Taiwan was experiencing the burst of economic bubble, and as the numbers of construction cases were decreasing rapidly, the industry came to a standstill. Such a difficult situation also provided the architectural industry an opportunity to re-examine itself as the debates and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ccurre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reviews and re-examinations about loc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culture as well as between society and reality etc.
This article meant to examine this new architecture trend and direction which happens in current Taiwan and using two architecture groups of Kan Ming-yuan/ Li Lu-chih of ‘D.Z Architects & Associates’ and Arthur Huang of ‘Miniwiz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s examples to see where and how this phenomenon can and will affect the direction of Taiwan architecture.
Key Words: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rchitecture, Ecology, Sustainable, Miniwiz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D.Z Architects & Associates
正文:
台灣在二次戰後的發展,與大多數開發中國家類同,都經歷了所謂「現代性」的自我改造過程,其中主要的目的是想透過全面工業化、科學化,期能因此迅速進入「現代化」的時代狀態裡。
但在這樣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後,對於這樣以追求「進步」、不惜犧牲生態與環境的大量開發作為,台灣建築界開始有了各樣的反思與討論,尤其面對社會與生態環境的瓦解,建築界對於「為何要做建築」、以及「如何作建築」的思索,逐步迴繞、甚至有重新盤據時代走向的趨勢。
這樣的操作方法與思維模式,其實正是台灣建築近十年來的重要現象,也是最值得關注的發展路線。而所以會有這樣的建築現象與趨勢出現,我會先將之與台灣過往十餘年的政經及社會狀態作連結,作為宏觀上的解讀,其中我覺得最為關鍵與具影響力的兩個事件分別為:一、1999年的921大地震,這個在南投發生的天然災難,對台灣整體社會所造成的巨大衝擊,除了生命及財產的損失外,人們同時意識到自然環境在長期被摧殘後的開始反撲,也經由面對生命的渺小脆弱與不可預期,重新省思存在的價值與生活的真實意義究竟為何。二、約在1995到2005年間,台灣同時經歷了經濟的微型泡沫化,建築的案源與案量大幅削減,造成產業發展的停滯,有些優秀建築師轉向農村/地方發展,開始關注小型以及低預算、並與真實生活連結的建築方案,因而深入地介入到在地的土壤,也因此有機會真正去處理一些最根本的建築議題。
同時,台灣在經歷經濟泡沫化的過程中,新世代的建築師逐漸成形,展現了繽紛多元的面向,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則是在於對於生態/永續議題的回覆。幾乎此一世代的優秀建築師對此皆有著墨,其中最可拿來作代表的:一是以綠色生態作出發的建築,包括張清華/郭英釗的生態建築、黃謙智廢物再循環/利用的設計作品、洪育成的木構造建築,以及甘銘源/李綠枝的在地化的綠建築。基本的態度與價值,在於強調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存,廢棄物有效回收再利用,以及如何以在地/再生材料做建築。
另一支,則強調與既有環境的接合,以植入/接枝/縫合的融入觀念,來替代完全剷除/換新的粗暴,這可以劉國滄在台南的大小作為、黃瑞茂長期在淡水的深耕成果,或是甘銘源/李綠枝投入雲林農村空間環境整備為例子。
其中,甘銘源和李綠枝這對夫妻檔建築師,1995年在台灣東北角的宜蘭,創設了「大藏聯合建築事務所」(以下簡稱「大藏」),以其非城市的據點與在地結合的操作方式,引發多方注意。十餘年後的2008年,他們轉遷到同為農業縣、位在中台灣的雲林斗六,再啟從鄉村出發的建築新篇章。
對於這段歷程,「大藏」這樣作自述:「2008年末,宜蘭的冬天時陰時晴,我們做了一個轉變,終於有勇氣走向另一處,大藏在雲林成立辦公室。1995年我們悄悄走進宜蘭,沒有顯赫的學歷光環和政商背景,只是太過夢幻的年輕建築師,把宜蘭厝、玉田社區營造和西寶國小當做生命的殿堂來營造,那時我們以為會在宜蘭、花蓮終老,當一個在地的建築師。…大藏十餘年累積公共建築設計的經驗,做出與眾不同的建築設計作品,似乎是我們的信念,好像也是我們賴以維生的本事,不這樣做,大藏怎有立足之地?這好像是我們主動選擇的理想方式,久而久之,竟也變成我們的窠臼,每次總要實驗性的嘗試一些作法,卻無法在建築基本面上累積。英雄式的演出也許可以一時振奮人心,但不長久,且有後遺症。我們必須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我們試著尋找可以安立的點:一是累積建築設計的基本面—平實、永續,尤其是發展在地化的綠建築工法;二是在地深耕,投入農村空間環境整備。謝謝您一路的陪伴,但願大藏新的嘗試將開展新的一頁。」
相當誠懇也具有自省意義的陳述,隱約點出起步十年的回顧兼反省,也清晰指出「大藏」再出發時,所重新確認的方向與價值觀。其中所提出的兩個面向,尤其引人深思:「一是累積建築設計的基本面—平實、永續,尤其是發展在地化的綠建築工法;二是在地深耕,投入農村空間環境整備。」
依此溯源,再整體來回顧「大藏」十餘年來的作品,可依稀勾勒出兩個著力的脈絡:一是對於材料/工法與建築構築關係的用心專研,尤其對於生態環保與回收材料的試探利用,以及因之必須面對與解決的相應問題,而所投注於工法/技術上的研發熱忱,其中尤其可見到對低技/低價的偏重與堅持。另外,則是對於自然生態與環境議題的關注,並衍生出對建築物理環境(隔熱、對流、廢污水處理、生物與植栽多樣化等問題)的實質介入與實驗,同時思考人與環境如何能永續共生。
2011年完工的「澎湖山水濕地改造」,是個一公頃大小、預算僅一百六十萬元(人民幣)的小型改造案,必須要處理既有社區與大海間,自然出現來的內外兩濕地,逐漸成為社區污排水流聚處的環境污染問題。「大藏」先將原本僵硬地斷絕環境的混凝土防波堤,以切片與打碎的方式移除,並將碎片狀的混凝土廢料作為鋪地的板塊,以及混凝土碎塊用來堆砌過濾污水用的石牆,讓污水得以濾淨回流自然。手法輕盈、簡約也務實,處理地景的同時,顧及廢料的再利用與廢水的再循環,透露了「大藏」的清晰理念與價值信仰。
關於這樣將生態與地景相結合的作品,應是「大藏」最值得注意的發展方向。預定在2012年底完成的「虎尾農業博物館公園」,是更大規模這樣理念的嘗試;在這個被軍方閒置十多年,大小約18公頃、且長期被人工手法所扭曲的土地上,「大藏」讓其植栽先行自然復生,並儘量保留原有地景,以尋找這片土地當有的原本植栽樣貌,同時進行對水資源再利用的研究,意圖解決虎尾區域長期缺水(引入山仔大排的排放水)以及污排水淨化/再利用(尾寮社區生活雜排水淨化)的問題,藉此來解決基地內人工濕地未來所需的供水問題。
同時將設置於入口步道沿線及基地北邊、土坵森林區的「小綠山森林教室」,作為湖山水庫當時在開發時,所破壞森林的生態補償區,除了積極引入被水庫所淹沒區(譬如中坑溪與南勢坑溪)的特殊功能植物,以作為保存種原的基因庫外,也作為宣導水資源永續利用及生態保育的自然教室。在生態水池的南邊,則規劃為嘉南洪泛平原的植物區,讓隨著地形起伏的植栽,再現雲林地區數百年前的生態特色;同時以生態演替的過程為藍本,利用開挖生態水池時,由各土層所發現的原生植栽種子,來培育各種不同特性的原生植物。
「大藏」做建築時,不在角色上自我設限,不僅勇於橫向挑戰建築領域本體外的知識,譬如水資源再利用、農林植栽土壤等,也積極串連建築專業縱向上的連結,從規劃設計、材料工法到環境生態,都親身以赴的徹底投入與處理。尤其,能以低科技/低造價為設計原則,力求解決普遍而重要的共同問題,清醒地迴避「英雄式的演出」,成為在地、平實與永續的建築師。
這樣的思維與態度,不僅限制在農村的戰線上,以都會的日常生活作思考的反省,也可以見到有心的著力處。其中,黃謙智(小智研發)以廢物再循環利用的系列作品,應該可以作為觀看代表。
黃謙智創立於2006年的「小智研發」,以低碳對策與廢棄物再利用的研究,作為一切設計的出發點。對再生材料積極的研發製造,並依此推出各樣大小尺度(大從單體建築、小到牆上插座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綠色設計產品。
他們的自我說明文字,可以清楚閱讀出來這樣的策略:「我們相信唯有兼具一流設計和卓越性能的綠色商品,能開拓新的消費市場。我們匯集了設計、工程、製造與產品行銷的全方位能力,應用創新的技術,將廢棄物創造出高價值,把新穎的環保科技作實用的轉化,以推出新一代的綠能產品。」
「小智研發」的出現,鋪陳了幾個有趣的命題與策略,值得我們仔細作閱讀。首先,關於大時代在此刻所交付的環保大命題,應當要如何作應對?以及,如何對地球既有資源的減量、回收與再利用,在目標與策略上做出回應。
在這部分,「小智研發」最特殊處,應該是堅持要使用完全回收的廢棄物,拒絕取用任何新開採的原料,以作為設計在選擇材料時的基本態度。其中,「寶特磚」系列的作品,包括由其所衍生的「花博遠東環生方舟」、「希望永續號」,與即將完工位在馬來西亞的「香蘭樹永續館」等,都可以作為代表。
「寶特磚」是由100%回收的PET寶特瓶製成,可透光、隔熱與防冷,藉由3D蜂巢扣鎖模組,來建構結構的穩固性,不使用任何有毒化學接著劑,重量輕且現場施工容易,生產與施工過程的碳排放量低。
「小智研發」最特別的地方,不只是產品在販賣端的特殊性,而更在於能從源頭作思考的積極態度。也就是說,「小智研發」對於設計是什麼?以及,設計當肩負起什麼環境責任?有著更為深入的作法,尤其在面對通常被負面看待的「廢棄物」,反而能以正面的積極態度處理,並且相信一定可以「創造出高價值…的綠能產品」。
在這裡,碰觸了因為「現代性」所引發的許多問題,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也就是對於過往百餘年來的人與環境間,主從/互動關係與演變的正面再省思。由於工業化/商品化/資本化/全球化等環環相結的連鎖關係,造成過往一整個世紀裡,對資源無止盡的開發與消費現象,地球的環境也已經面臨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過往設計者被期待的角色位置,本可置身於生產端與消費端的思考之外,只專注於被交付的(設計)專業任務,不必肩負對社會與環境的連帶責任;但是現在的設計者與設計品,恐怕不能自免於時代這樣的共同問題之外,也因之必須重新調整與檢驗自己的角色與責任。
「小智研發」準確見出這樣的時代趨勢與挑戰,自信地重新塑造設計者與其所創作的作品,在面對人類因被一己私欲過度引導、而對地球環境與生態,近乎掠奪與凌遲的現狀,如何能再出發定位的新模式。
放棄對新開採資源的利用,並且自行解決廢棄物再利用的問題,因此也結合了設計、工程、製造等不同背景的人,一起跨領域的研發產品,並與產品行銷以及品牌建立等工作直接連結,建構完整的自體/上下游系統,無論在思維模式與操作型態上,都一新耳目。
這樣的模式,一啟始透過「手攜綠能充電器」的推出,在網路上以每件75美元的價錢,成功賣出三萬多件。同樣思維與模式下的產品陸續推出,包括100%由回收材料製作的Re-case(手機保護殼)與Re-wine(紅酒保護殼),都是以農村的廢棄稻殼加工處理,提升回收熱塑料的性能,以製成強度、韌度與彈性,都不輸給原生素材的100%垃圾再生複合材料,不但減少垃圾掩埋量,並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碳生成數量。
「小智研發」的自我定位,無論在縱向(從材料、設計、生產、行銷到品牌建立)、或是橫向(以跨領域合作為模式)的思考與組織,都有與時代牢牢扣結的獨特性與企圖心。而其中最大的特色,是放棄以單一專業能力(譬如建築設計)與單一產品(譬如建築物)為主體的舊有模式,而改為以跨域合作和複合產品/多元設計的靈活作為,來回應市場端的需求。
尤其有趣的,是「小智研發」在思索如何與綠能結合時,放棄從建築皮殼做包覆的既成思維,進入到日常生活物件的探索,尋求以相對微小與本質的方式,緩慢卻徹底地改變我們的人造大環境。
這樣看似微小與點滴的作為,卻其實才真正能深入到平常生活中的永續議題核心,而不會被科技與數據的表象所過度迷惑。也就是說,「小智研發」正挑戰著現代性所衍生出來關於生態永續的大問題,不管從材料研發到設計綠能生活的用品與建築物,都能以紮實、謙遜的微小作為來著手,敬業地謹守著專業者當有的原則與本質。
整體再看「小智研發」的作為,他們對於造成地球環境的污染與資源的浩劫,並沒有意圖針對其中商品與資本的角色,進行批判或者對抗。反而是在現有運行的系統裡,重新定位設計與設計者的角色,並以積極且實際的方法,認真面對與回答生態永續的議題,是一種對現行路線與狀態的修正。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用反對消費來化解生態問題,而是反對以對地球資源的繼續開採破壞,以及尋求對廢棄物與垃圾的再利用,來作為回答的位置點。
不管是「大藏聯合建築事務所」的甘銘源和李綠枝,或是「小智研發」的黃謙智,兩個公司到目前的作為,雖然都還不能真正成為台灣建築發展的核心主流價值,卻清楚展現了此刻台灣正在迴轉與反思的新路線。他們在作為上與態度上的展現及堅持,不僅正逐步被台灣社會認知與關注,也可能將是啟動下一波時代思潮與方向的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