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育改革浪潮與參與式設計 對校園建築的影響

本文登載在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117期「新‧新校園建築」專欄

文/李綠枝 建築師

臺灣教育改革發生在1987年後的民主化運動衝撞戒嚴時期的威權,民間教育改革團體陸續成立,教育思潮風起雲湧,1990年人本教育基金會創辦森林實驗小學,引起社會極大震撼。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隨著制度的鬆綁,實驗教育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

在我開業前1992—1994兩三年時間,我進到臺大城鄉所規劃室工作,當時最震撼的是「大桌子會議」的公民參與,在那兒濛濛懵懂學習參與式規劃設計。爾後1995 年我在宜蘭開業,2000年與甘銘源建築師合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以下我們參與的四個校園建築設計案,正是在教育改革的大時代浪潮裡的產物,可能是浪潮下的一葉孤舟?或是海上的一座寶山?

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西寶國小原是花蓮縣秀林鄉富世國小分校,主要學生是開拓中橫老榮民的孩子與當地的太魯閣族孩子及其後代,彷彿與世隔絕的寧靜校園,老樹、山坡、河溝提供學童豐富的遊戲及學習資源,孩子每天徜徉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學習,加上老師細心地引導,呈現出都市小學難以企及的教學及生活品質。

1996年因為宿舍改建工程的投入,分校師生護樹,促成臺大城鄉所畢恆達老師帶領學生來到西寶國小引導使用者參與校園規劃,啟發西寶師生參與的熱情。而後分校老師邀請我們參與規劃設計,和老師們探討未來的學校是什麼型態,當時很流行「開放教室」,我們還和老師們一起去參訪已經在實踐「開放空間」與「課程彈性自主」教育實驗的臺北市健康國小,開放教室設計躍然紙上。此後,我們做出全校配置,宿舍改建案儼然提升為校園重建工作,其間1997年花蓮縣政府將西寶分校提升為「西寶實驗小學」。當時我是初開業建築師,西寶國校設計工程是我們第一個公共工程設計,我拜託前老闆臺大城鄉劉可強先生來站台(以文山露天溫泉為誘),劉先生不遠千里來了,當然也讓業主更有信心。

校園核心為學習空間,包括班群教室和教學資源中心,其特殊的六角形單元空間,為考量易於組合、變化以及包被、開展等而產生,亦可利於戶外、半戶外及室內空間之間相互交融。教室不再方正制式,可以自由或坐或躺的木地板,不斷變化的自然光線和徐風,表情豐富的木構造屋頂結合挑高和閣樓等尺度變化等,產生出豐富身體感並塑造出無比動人的學習場所。新校園的規劃配置產生過程中,大藏團隊、和師生都很興奮,不確定新的配置是否對既有環境帶來大的衝擊,還帶領全校師生一起放樣,將新的配置放樣在校園現場,使用者一起模擬在新校園中使用的場景依稀在目。

   

西寶國小設校工程從1999年發包到2003年完成,其間台灣正經歷921地震,許多建築師紛紛投入災區校園重建工程,我們受到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召喚,規劃設計我們第二個學校-埔里育英國小。

育英27個班級數是台灣常見的校園規模,延續之前受到開放教育思潮的啟發,我們配置三個群落空間:核心群落、中高年級學習群落、低年級及幼稚園學習群落,期使學童可以在較佳尺度的群落學習空間裡,維持合宜規模的人際互動。低年級及幼稚園學習群落是以二班為一個班群教室;中高年級則更開放,八個班為一個班群,班級教室外有一大片開放空間,可以做為彈性使用。

後來有老師表示學校並沒有這樣的需求與設定(開放教育),開放空間會造成一些困擾,例如:噪音、班級適應的問題等。規劃設計過程,老師們正忙於災後安頓學生,參與不多,有一位家長非常積極贊成「開放教室」,讓我們很大膽的設計下去(空間改革),但這位家長聽說後來帶著孩子到英國夏山學校去,留下這一個實驗性的校園建築。

    

話說同樣是開放教室的設計,設計時間、完成時間很相近,為什麼西寶國小開放教室的使用者回饋很正面,而育英國小卻是抱怨多於感謝?這是建築師一廂情願的想像、還是真實有意義的改革?我想就情感面,西寶國小的參與度較深,而育英國小參與度較淺。就實質的使用面,西寶國小規模小,本身處在生態豐富的自然環境,開放的教室使得班級間、室內到戶外的界線模糊,多了很多可能性;而為在埔里市區的育英國小,校園規模已經遠遠大於開放教育所能操作的規模,留下這個建築師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活生生案例。

第三個案例是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學生活動中心,2006年開始,我們當時是宜蘭在地的建築師,但2008年大藏搬遷到雲林,慈心的活動中心後來在2011年完成。慈心華德福學校一開始並非為了華德福教育而設計建造的學校,是早期宜蘭縣政府興建的學校,但當時冬山人口還少,學生數還撐不起偌大的校園。宜蘭縣政府於民國2001年公布「宜蘭縣屬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並將頭城國小拔雅分校與冬山國小香南分校,公開徵詢民間參與公辦民營,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應運而生。

在我們設計之初,慈心校園已經歷經幾年的塑造,逐漸形成自然多樣、綠意盎然的環境。而華德福教育中重要的核心課程,包括戲劇、優律詩美(Eurythmy)、體操(Bothmer),以及一般性的體育課程,一直沒有理想的場地可供使用,「學生活動中心」便是基於這樣的需求與目標而來。

學生活動中心設計過程有多次參與式討論,期使國外華德福學校資深建築師的經驗和學校老師、家長的體驗,充份融入我們的設計中。過程中劉可強先生和OURs也來協助參與討論,記得設計啟動時,在一個還蠻大的討論會上,我說:「謝謝老師來帶我們做參與,感覺大家一起參與,設計就生出來了,我就覺得很輕鬆!」劉先生回答:「如果妳放得太輕鬆,那我就要擔心了……」。我以為老師會認為建築師不要太執著,把多一點空間留給眾人發想,原來太鬆、或太緊的弦都彈不出好樂音……。

 

回頭想來,慈心華德福學校的老師們心心念念的是想要完成一個原汁原味的華德福建築,華德福教育希望為孩子提供溫潤、鈍角的空間,多角形的概念是來自於孕育及保護屋頂底下的小朋友,彷彿手牽手形成自然且多角形的空間。所以這個參與的過程,可能是要確定建築師理解華德福建築的內涵,也讓老師、家長們充分建立共識,在日後這個空間的使用可以說是非常成功,軟硬體充分結合與發揮。

我想起當年我在臺大城鄉所規劃室,問劉可強先生:「為什麼設計是很感性的事,需要這麼多人參與,可是規劃應該是比較理性的事情,卻沒有參與的機制,反而有大方向、原則、理論,比較獨斷?」劉先生大概是說,「參與」不是民粹、不是拿兩個方案讓使用者表決,也不是把參與者的意見中和得出一個折衷方案,而是一個溝通的過程,專業者還是要有意識地提出專業的構想,可能是透過劇本的方式去討論,讓使用者和專業者在同一個脈絡激盪出火花、並建立共識。

第四個案例,台中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繼西寶、育英後,這也是我們完整規劃設計的校園。2015年夏天,走進大地先前的校舍,感受到創辦人許醫師和教師群保護孩子身心靈的用心,簡樸到有點克難的校舍,不吹冷氣,僅靠著老師和家長一點一滴打造的教育環境,背後有著鍛鍊孩子意志力、和身體的用心。

位在都會區,校園建築密度必須維持一個剛剛好的平衡點,似乎沒法像以前我們規劃設計的西寶國小、埔里育英國小等那樣自由伸展;經費比公立學校更拮据,又要盡可能打造華德福教育所期許的重視心靈和感官相互交融的教育場域,是要更加節制(設計慾望)、和謹慎(選用材料)的態度。

配合基地三面沿街的條件,以L型單面走廊教室朝內配置,將校園主要開放空間留在內部,讓孩子們可以彼此看見。整體造型恰似伸出雙手擁抱著校園,亦像是華德福的晨圈一樣。

許醫師想要自然材料、又想省錢,竹構是我們能夠掌握的,所以很實在的告訴她:配置有理性架構,材料質樸、工法簡單,經費能控制又有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用清淨的資材、素樸的形式來營造校園環境,減少混凝土用量,使用竹材做為主要的結構材料。

同時,校園開放空間種植草坪和留設生態池,留給學生親近自然的空間。校園核心位置是半戶外竹構多功能教室,做為藝術與音樂課程活動場所,構造上採用和與教室同型式的竹桁架環繞群聚成圓形平面,最高點匯集處是鋼構的通風塔,其上鋪設透明PC板採天光。為延續自然的意象,半戶外多功能教室基礎使用溪石,將竹接頭的螺桿植筋到溪石裡。學校在這多功能空間掛上手染布,風吹撫著掛布,光影半透,這個多功能教室是目前學校最受歡迎的空間!

 

想想以前西寶國小、育英國小、慈心華德福學校學生活動中心,各有不同背景和議題,我們都是以打造學習殿堂的心情來設計;而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的設計卻是以民居的態度來操作,用理智、經濟的手法操作,設計到施工緊湊地幾乎在兩年間完成,經費和時間都使命必達的任務。

有些理念與價值在初期是孤單的,教育改革三十多年來,校園建築設計從再脈絡化的過程亦步亦趨前行;回首前路像是革命般的歷程,已如夢境。然而當教育選擇權已經氾濫,當多元、開放、綠建築已經是標配,到底還有什麼是需要堅持的?有什麼是不變的價值?

我們學習到謹慎使用自然資源的永續思維、崇敬自然與觀照眾生的慈心理念,也視全民共享的環境品質為人權、不是消費商品,我們朝向公平正義的公民社會而努力。而參與是專業的一環,是方法、不是目標,不能流於民粹決定,而是在過程建立共識。

~深入閱讀~ 2003 花蓮西寶國小設校工程

~深入閱讀~2003 埔里育英國小重建工程

~深入閱讀~ 2011 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學生活動中心

~深入閱讀~ 2017 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