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15 臺北客家文化公園竹夢市集+主祭台

適切的客家公園入口意象

客家族群擁有刻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硬頸」精神,就像竹材具備堅韌耐用的特質,而客家人勇於開拓、不斷進取的天性,更如同不斷匍匐生長的竹子地下莖一般,堅韌的竹材不僅充分展現傳統工藝之美,也呼應客家族群堅忍不拔、勇敢進取的傳統精神。

大藏近年來總不忘找機會為竹子發聲,本案位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座落在主要廣場通往後方公園綠地的通道上,完全以竹材作為主角,成為都市廣場進入社區公園的入口意象,可說是相得益彰。

時尚與質樸兼具的自然工藝

結構材料選用來自臺灣西部中海拔山區的孟宗竹,利用現代化技術,設計出可以標準化、系統化、快速搭建的竹構架系統,改善傳統竹屋需投入大量傳統技藝且耗費人力的缺點。此外,運用亂編技法的竹編天花板設計,邀請工藝師呈現兼具傳統與創新的竹工藝,透過竹皮編織屋頂,創造自然光影,協助展場整體氛圍的提升,也營造出一段自然材料與友善建築的美好對話。

不論白天或夜晚,讓過往民眾得以重新領略竹工藝的美好,可說是絕佳的環境教育大型戶外展示,從生態、文化、美學等角度,充分見識竹材的各項優點,提醒世人重新思考竹子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建立竹材與在地竹工藝及建築產業的良性互動,也為地球生態環境保護盡一己之力,能更加善用這項遍布臺灣山林、既在地又健康的材料。

以下逐一說明竹棚架的設計作法。

構架部分

竹子強韌的縱向纖維以及中空有節的特性,非常適合成為只承受軸力的桁架系統,所以我們設計出一款簡單的桁架竹棚,企圖用傳統的構築精神結合現代化的作法,不僅可以有效率的運用竹材,也改善傳統耗費人力的榫接及捆綁方式,且克服竹材大小不一的難題,我們運用現代常用的技術與材料,使接頭標準化,並送到實驗室作力學試驗,以符合構架所需強度,所有構件未來都可以拆解更換或回收再利用,可說是客家勤儉生活的最佳實踐,也讓地球資源得以生生不息。

竹工藝部分

當陽光透過由竹皮編織成的天花板若隱若現灑入,與一旁的綠樹、農作物交織成美麗風景,希望營造走進森林的美好感受。

樣式、材質

竹棚架以孟宗竹構成樑柱主架構,屋頂為透明PC浪板,底下再固定竹編天花板。鐵製基座有足夠重量抵抗強風對竹棚架的拉拔力,且減少傷害現有地坪,基礎外用鋼筋籠圍起,中間空隙填以卵石,並種植花草美化環境。

同址另一案~台北客家公園主祭台

由竹柱撐起屋面的主祭台位於客家公園綠地的草原上,平日是常設的半戶外棚架,為多樣化的活動場所。構築為垂直水平的構架,屋簷設計採用傅統的斗拱,層層上揚營造中國風意象,呈現出濃厚的東方建築特色。主要材料為在地孟宗竹,強度高、碳排量極小,是碳足跡最小的建材,深具環保時代新意,也讓建築輕易融入四周的自然環境。

履約:2015.10-2015.12

案址:台北中正

業主: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類型:公共∕景觀

構造:竹構

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