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12 三菱製紙所與林內工業遺址公園

計畫背景

林內鄉的歷史發展與當地紙廠興衰有密切關聯,分別經歷日治時期之三菱製紙、與戰後的久大紙廠與寶隆紙廠。基地附近位處於觸口山山谷與濁水溪、清水溪等河流之間,竹資源豐富;另一方面,附近設有糖廠及縱貫鐵路,考量就近取材以及交通運輸的便利性,選擇在林內鄉設立紙工廠與辦公廳舍。

林內舊庄役場建造於大正四年,原是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曾為日治時代林內庄的行政中心;臺灣三菱製紙所在戰後作為寶隆紙廠辦公廳舍,隨著台灣產業結構的轉變,1996年寶隆公司董事會決議林內紙廠停工, 2006年以「林內舊庄役場」之名稱登錄為縣定歷史建築,2009年更名為「原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

紙廠停產後,成為閒置空間,園區充斥著斷垣殘壁、荒煙漫草,一片雜亂不堪的景色坐立於林內市區中,嚴重影響市容。寶隆公司為處分土地、重新開發,於2010年申辦「雲林縣林內新興自辦市地重劃」,委託大藏辦理市地重劃區中的公園設計監造,也就是將原來紙廠的核心生產區劃設為公園,包括原有廠房及原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

基地條件與設計理念

林內鄉地方與紙廠擁有共同的歷史,紙廠不僅是當地居民昔日的主要經濟命脈,且也是重要的記憶縮影。對寶隆公司而言,它只是待處分的資產,需要通過文化處要求的文資審查,且通過都市設計審議將公園建設好,捐出公共設施交由鄉公所管理,寶隆對此舊廠區已經沒有懸念。而2010年是我們到雲林的前兩年,還在熟悉雲林這片土地,對於這樣一個沒人疼愛的工業遺址格外疼惜,除了歷史建築需要保留修復以外,也希望儘可能留下工業遺址的記憶,且寶隆公司願意出的工程費也很有限,我們只能採取減法設計,盡量利用原有構造物改造成為景觀設施。

設計構想

所以,廠區內的構造物保存不僅對歷史建築的重視之外,也延續並活化地方人昔日的記憶空間,我們慎重應用舊建築與現場原有的元素,譬如保留糖鐵軌道與渠道以保留歷史痕跡,舊廠房保留原有桁架、讓植物攀爬,成為虛的綠棚架;保留舊紙漿儲存槽,只在厚重的牆體上多挖一些小圓孔、讓光線可以進到槽內,並在入口加上類似雨庇的框架形成輕巧與厚重的對比,走進槽內的人們都很驚艷這樣的空間感。

寶隆公司於2013年完成「雲林縣林內新興自辦市地重劃」工程驗收,從此這個「原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歷史建築及工業遺址公園成為公共資產。後續藝術家游宗穆在一座紙漿槽創作,以紙與木為素材,呈現上飛的紙張飄向虛無,強調樹木資源的寶貴難得。如今,攀藤植物已經包覆厚重的紙漿槽,藝術家打造的裝置藝術透過光影投射變化,景象令人驚艷。

設計:2010.01-2011.05

施工:2011.06-2012.05

案址:雲林林內

業主:寶隆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歷史∕景觀

構造:RC

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