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背景簡介
位於雲林虎尾的建國眷村(一、二、三、四村)最早為虎尾廉使段的後壁寮、竹圍子厝、吳厝及北溪厝,是清代漢族移民台灣開墾定居從事農耕之地。
日治末期,日本海軍航空隊於為因應大東亞戰爭於虎尾建造虎尾海軍航空基地,並在戰末轉為神風特攻隊之訓練基地,戰爭末期日軍為擴建營地選擇綠蔭遮蔽林木繁盛的後壁寮、竹圍子厝、吳厝及北溪厝等聚落,並在地建設了碉堡、房舍、醫務所、防空洞、水塔及戰備水池等軍事設施,一部分作為軍備庫房、一部分作為海軍航空隊眷舍。
戰後,國民政府空軍選擇虎尾機場作為初級班飛行訓練機場,並於機場周邊擇數處聚落為眷屬居住地,1991年改為空軍防砲警衛幹部教育訓練班,隸屬防空砲兵司令部及警衛指揮部。附屬設施及眷舍則命名為建國一、二、三、四村逐年分配供空軍眷屬居住。
1990年後建國眷村陸續徵收廢村,其中四村改建為雲林監獄、三村則為拯民國小,而建國一村及二村於2005年眷村改建計畫後一度荒廢,於104年6月由雲林縣政府依文資法相關規定正式公告登錄為「聚落建築群」。
設計目標
依據「雲林縣虎尾建國一村及二村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2019年)為使建國一村及建國二村聚落建築群,維持散置型眷村型態之空間紋理的保存維護與更新相關公共設施,促進環境保護與改善生活品質, 劃設下列二種用地:
(1)聚落保存用地(核心區)
眷村內建築較密集且具代表眷村風貌地區,以管制其原有風貌及維持其使用強度,並保留建國一村及建國二村的特色。
(2)生活發展用地(緩衝區)
為維持眷村完整生活空間,保存其既有空間層次與軍事地景紋理,並緩和與鄰近地區之景觀衝擊。
為打造雙城地區間共創基地,並使其充分發揮為未來都會區滯洪減災之功能,本計畫透過整體的改造回應「強化韌性嵌塊機能」、「構築都市綠色基盤」、「再現空軍文化意涵」、「延伸地方生活場域」、「完備全齡共創環境」及「落實城鄉發展縮距」等六大目標。
設計說明
建國眷村是透過不同時期的日常生活堆疊出來的有機聚落空間,計畫以保留農村式眷村的場所精神、強化基地綠色基盤為出發點,透過遊逛系統與眷舍周邊隙地空間的整頓串聯,進一步衍伸眷村生活場域,配合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的眷舍整修計畫,逐步再現歷史文化場景。
(1) 如何在保有歷史文化特色、延續場所精神的原則下,重新詮釋眷村開放空間
◆ 以最小幅度的空間機能調整,保留最大的眷村文化空間體驗。
◆ 梳理基地主次動線,引導遊人回到歷史場景。
◆ 順應村落生活紋理,重新活化閒置生活場域。
◆ 完備硬體服務機能,營造全齡共享共融的環境。
(2) 建國眷村扮演縫合虎尾鎮都市計畫的關鍵綠地系統,如何對應環境永續與生態景觀,強化完善的綠色基盤
◆ 強化基地綠色基底,策略性梳理並延續景觀特質。
◆ 整體檢視基地排水機能與高程關係,擬定整體集排水系統改善計畫
◆ 調查基地植被現況,梳理現況濃密的先驅樹種植被層,保留大喬木, 並透過地被層的植被整頓,延續基地與自然共生的綠色特質。
重點執行項目
本計畫以三條東西向主幹道劃分出之街廓,依據各區空間調性,以南北向巷道之步行動線引導串聯,深入建國眷村各角落的生活場域,在歷史人文脈絡中建構城市綠色基盤,帶領遊人與眷村空間互動,形塑出厚眷村時期的新樣貌。
空間梳理的重點執行項目包含:
(1) 綠色基盤整頓:雜木林梳理、既有喬木基盤改善、樹木自然修剪、新植植栽策略
(2) 滯排水系統優化:路側型雨水花園、既有排水溝清淤與加蓋、卵石草溝與淺挖滯洪草坪
(3) 建置基礎服務設施:汽車停車場(61+12格)、機車停車場(72格)、地圖牌導覽設備與車阻管制措施
(4) 線性空間引導與串聯:路側喬木基盤改善、街區道路環境綠化提升、步行空間
(5) 開放空間重塑:戰備遺構外部空間整理、眷舍間隙地重塑導入活動、休憩據點營造、新增照明系統
(6) 眷村與糖鐵介面縫合:基地南側台糖鐵道
藉由環境清疏與空間梳理,重現建國眷村景觀風貌,透過整頓眷舍間開放綠地及遊逛系統,配合跨局處眷舍硬體整修及軟體活動規劃,進一步導入各種活動使用,包含眷村歷史導覽、藝術節舉辦、特色市集等,逐步再現歷史文化場景,建構新時代的後眷村記憶空間,眷村空間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透過國防部授權管理,眷村內目前主要有四個單位分工維護管理並導入活動規劃,包含文觀處營管中心、虎尾眷村再造協會、建國里里長辦公室、建國社區發展協會等。
設計:2021.08-2021.12
施工:2022.03-2023.01
業主:雲林虎尾
類型:公共/景觀